“利用邮储银行的乡村新闻官专项贷款,我可以进一步扩大村内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并借助邮政品牌提升服务,把村里的农产品更好地推广出来。”来自清远连州大路边镇的乡村新闻官唐朝友告诉记者,在邮储银行的金融赋能支持下,他所肩负的乡村发展工作正在进入“加速轨道”。
据悉,2018年8月,清远市在全国首创乡村新闻官制度,致力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奉献清远智慧、清远力量。一年来,乡村新闻官通过“传思想、传文明、传文化、助致富”,连接媒体平台和电商销售平台,为扩宽农产品销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今年5月,为助力乡村新闻官履行“三传一助”使命,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专门开设了专项乡村新闻官助农贷,为乡村新闻官提供单笔最高金额30万元、期限可达24个月、贷款利率最低5.7%的信用贷款。“通过金融赋能、畅通资金渠道,我行与清远邮政分公司将为乡村新闻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把乡村新闻官项目推上新高,推动清远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为助力乡村新闻官履行“三传一助”使命,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专门开设了乡村新闻官助农贷。
城乡信息不对称
清远农产品销售难
据悉,清远是农业农村大市,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城乡信息不对称,清远农民有好产品却销不出,增产却难增收的情况时有出现。
清远市连南县三排镇横坑村党支部书记唐莹敏告诉记者,红衣花生是其村里产量最多、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然而,由于信息不畅、渠道不通,以往农户只能通过镇圩销售,“每年能卖掉一半的红衣花生就已不错,滞销部分只能留着榨油或自己吃。而在圩日上的销售价格每斤仅3元,农民收入有限。”
类似的情况,在连山县太保镇黑山村同样存在。黑山村村支书雷健称,黑山村有1000亩梯田,每到金秋时分,梯田的景色便美轮美奂,村民在清水活泉里养鸭,只喂米糠不喂饲料。“只是这样好的美景、农产品,外界却不知道,实在太可惜。”
实际上,唐莹敏、雷健遇到的问题,在清远县域乡村十分普遍。据清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建军介绍,作为农业大市,清远一方面有许多知名度较高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英德红茶、清远鸡、乌鬃鹅、连州菜心等;但另一方面,受限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大部分优质特色农产品默默无闻,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不为外界所认识,甚至出现“千亩冬瓜滞销”“砂糖橘滞销”等问题,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崔建军看来,如何破解销售难,助力农民增收,对接好城乡资源,成为了清远市急需破解的重大命题。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乡村新闻官制度
如何才能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农产品销路不通畅等难题?
去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远视察调研时表示,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在此背景下,清远乡村新闻官制度应运而生,清远市通过组建乡村新闻官团队,打破城乡话语体系的二元结构,推动乡村治理发展,为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一股新鲜力量。“乡村新闻官的设立,是清远解决农村兴旺、农业发展、农民受益问题的现实需求。”崔建军如是说。
时下,挑着扁担、拎着鸭子、唱着歌谣,为本地特色农产品“吆喝”,帮助农户发展致富,已成为了乡村新闻官的日常农事播报工作。
据唐莹敏介绍,在乡村新闻官制度建立后,她就马上成为了一名乡村新闻官,并曾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婚礼”,为红衣花生打开销路与知名度。唐莹敏告诉记者,连南瑶族婚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保留着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连南这个“能走路的就能跳舞,能说话的就能唱歌”的地方,婚礼自始至终歌声不断。“而随着装有农产品的大红花轿抬上来,‘新娘’的红盖头被轻轻撩起,横坑村的红衣花生就呈现在眼前,这样的推介方式十分有趣,也十分引人关注。”唐莹敏说,“婚礼”举办后,在不到20天时间里,红衣花生就已被预订一空。
如今,以唐莹敏为代表的309位“乡村新闻官”已走马上任,并在清远活跃了一年时间。他们用本土语言生动传达上级政策,讲好本土故事,帮助农民致富,形成新型乡村振兴模式,用自己的实践书写了新时代的“清远经验”。通过各地“乡村新闻官”推介,清远各地的芦笋、毛葡萄、清水鸭、太子参、擂茶等一批原先默默无闻的农产品被挖掘出来,这不但带动了农产品销售,还催生了民宿旅游发展,促进了返乡创业热潮。
邮储金融赋能
助力清远乡村振兴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陈鸿宇看来,乡村新闻官是为村民和市场提供双向信息服务的枢纽,是帮助农民拓宽销售网络、让农民获得更多实惠的助力者。
然而,乡村新闻官一般由各村的村支书、新乡贤等担任,普遍缺乏获取金融资金、物流、信息等支持的渠道。
为此,今年5月27日,在清远市数字乡村V村在线平台发布暨乡村新闻官十大赋能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清远邮政现场与清远市宣传部签订“乡村新闻官”合作框架协议,在金融、寄递、农村电商等领域上,为乡村新闻官赋能。
目前,为进一步满足乡村新闻官项目的各类贷款需求,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专门开设了专项乡村新闻官助农贷,为乡村新闻官提供单笔最高金额30万元、期限可达24个月、贷款利率最低5.7%的信用贷款。“此外,我行还联合清远市人社局、市人民银行,共同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新闻官贷款纳入创业担保贷款项目范围,提供贴息扶持。”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据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介绍,通过在清远各县区举办合作对接会议,该行目前已授信16笔乡村新闻官助农贷,并在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对接有资金需求的乡村新闻官,提供1000万元以上授信,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新闻官实施100%放贷支持。
“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努力担当清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为清远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通过金融赋能、畅通资金渠道,邮储银行将为乡村新闻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把乡村新闻官项目推上新高,把乡村新闻官培育成乡村振兴的推动主体,助力清远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邮储银行清远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郑展能 陈振兴
通讯员 浦琼之 辛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