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新闻 > 乡村振兴

小绿萝引来“金凤凰”,阳江欲打造万亩“绿萝产业王国”

2021-02-24 17:48 来源:南方农村报 林鹏

  “尽管没有阳光和土壤……也要发芽生根”,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绿意盎然的绿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带来满满的生活元气!而在广东阳江市江城区就有一个全是绿萝的产业园,在那里,近万亩绿萝基地拔地而起,一盆绿萝需经78道专业工序才能完成,一座“绿萝产业王国”正在诞生。

  龙头带动

  创造一片绿植蓝海

  在离江城区20公里外的双捷镇,三年前许多地方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座座遮阳网覆盖的设施大棚接连不断,这里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绿萝生产基地,而“绿萝产业王国”的建设离不开业内核心企业广东苏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航农业公司)的入驻。

阳江市江城区双捷镇绿萝生产集群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15年8月,江城区双捷镇便引进了苏航农业公司在长坑村建成绿萝生产基地,并确立了以花卉绿萝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档花卉及组培种植业。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凭借其在业内深厚的产业基础,苏航农业公司在阳江市绿萝产业项目越做越大,现拥有江城区双捷、阳东区塘坪、阳西县蒲牌三个基地,开发利用总面积规模达8600亩,年生产花卉绿萝2500万盆,年创产值2.6亿元,并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八家企业入驻。不仅如此,该基地还吸纳了1200多名群众就业,2019年年发放农民工工资总额达5000万元,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致富。

产业园绿萝扦插生产车间

  谈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阳江时,苏航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公司急需向外扩张提升产能,而阳江地处热带季风区,气候优势显著,且当地地租与人工便宜,双捷镇拥有广阔的可开发土地,是可大力发展设施集约化农业的良好产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2015年开始进驻阳江,秉着实干兴业的态度,真金白银的投入,一系列工作可谓大刀阔斧,就是想在阳江打造出一个绿萝产业王国”。

  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与广阔的发展空间,2018年江城区绿萝生产基地入选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苏航农业公司也成为了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企业。产业园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获得省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围绕绿萝产业在物流、电商、科研和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领域继续发力,吸纳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统筹规划发展以10000亩绿萝花卉为主导产业,总面积为35000亩、总产值规模超20亿元的产业集群“蓝海”。

  小绿萝大学问

  43项专利,78道生产工序

  在绿萝生产中,产业园形成了一套严格高效可操作的生产流程、质量监管体系及销售网络与平台,同时加强与华南农大,仲恺农学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品种上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升级。

  “别看绿萝小小一盆,在我们这里,拥有43项专利,需要经78道生产工序,每个工人只负责一个环节,简单工作重复做,使每个工人都成为了操作专家;此外,每盆绿萝都有一个二维码,便于追源溯责,确保每个产品的质量。”产业园生产相关负责人说道。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产业园依托牵头实施主体苏航农业公司强大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所生产绿萝基本不愁销路。“公司不仅在全国31个大中城市设立线下销售网点,在天猫、京东两大销售网络平台也开设了旗舰店,绿航绿萝在天猫、京东农产品销量排行榜长期占据第一名和第三名,电商销售占比已经达到总量的18%,全国每销售十盆绿萝其中就有一盆产自阳江。”苏航公司负责人说道,同时,他指出,公司也在积极探索订单模式,有多少订单生产多少绿萝,尽可能降低生产风险。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设施园艺,产业园已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改变了农业产业普遍存在的“靠天吃饭、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等问题,突现了季节与气候的限制,使得基地一年可生产4茬绿萝,一亩地年生产效益达到10万元。

  让利于民促农增收

  变“输血”为“造血”

  产业园的建设,除了注重三产融合,扶持实施主体壮大发展之外,还需坚持让利于民,推动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项目。

  为使阳江扶贫资金升值,实现财政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双捷镇出台了“绿萝合作种植协议”。该协议将简单的“输血”式扶贫提升为“造血”式扶贫,向可持续扶贫转变。苏航公司通过政府同村民委员会签订“绿萝种植合作协议”,将各级财政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农民,按照约定的收益向农民按年度分红,年红利不低于投资额的10%,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与此同时,双捷镇与苏航公司试点承包经营让利于民,釆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每位工人可承包3-5亩设施大棚绿萝种植,每亩可年产20000盆绿萝,以最低收益1.5元/盆计算,每亩地年收益30000元,每位工人年均收益8-10万元,远比外出打工收益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产业园部分基地位于丘陵地带,基地农民工居住分散,为将绿萝加工的产业链条延伸到乡村,苏航公司先后在多个村建立了“扶贫车间”,由当地合作社组织农民到扶贫车间就业进行花卉绿萝托插生产,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其中一个绿萝扦插扶贫车间,一位大姐告诉记者,她已经来工厂工作两年了,平均每天可以扦插20盒(每盒9盆)绿萝,工资按记件计算,多劳多得,一盒6元,一天可赚120元,且工作状态自由,家里有事情可以随时回去。“我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在这里工作很方便,工资也不错,会一直做下去。”她满意的说道。

  据悉,未来江城区绿萝产业园将继续立足绿萝主导产业,以树立全国绿萝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新标杆为目标,以推动基地支撑、产业融合、链条延伸、产品升级为方向,实现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科研、文化、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打造花卉绿萝产业集群。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收益带动脱贫、就业带动致富、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扶贫新模式的复制与推广,让农民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享受产业园发展成果与红利。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林鹏 通讯朱敏记

 

编辑:杨雪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