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柄铁勺,肇庆厨师许镇城回乡创业,凭借秘制胡椒鸭、椒盐竹虫等拿手好菜,在疫情之下还坚持扩大自己的餐饮店面,生意红火。
持一把喷枪,“00后”朱慧珊从山城姑娘一路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最近她收到广汽集团入职通知,准备开启全新人生。
挽一臂襁褓,客家月嫂邓小媚照顾新生宝宝熟练又细心,深得雇主信赖,回头客不断,奔康致富路越走越快。
今年3月印发的省十件民生实事分工方案明确,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前,“三项工程”累计培训811.05万人次,累计带动就业创业251.78万人次,有力帮助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持续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我省将继续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
村民家门口就业 青年以技能圆梦
今年1—4月,全省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49万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4.12万人次,“南粤家政”培训5.87万人次。
得益于这样的培训,处于待业迷茫期的曾歌娜如愿开启了美味事业。“免费学厨3个月,之后政府还给我们提供了10万元的创业补贴,我和姐妹们在江门市中心开了一家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两千多份煲仔饭。”她说。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在新会技师学院,省级粤菜师傅大师梁银笑正手把手教学生们学做著名点心“金玉满堂”。“我们烹饪专业的学生实现了100%就业,我还会去村里‘送教上门’。”她说,每次教学都受到村民们的热情迎接,不少人“毕业”后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其中不乏曾待业在家的村民,既提高了收入,又能照顾家人。
“三项工程”也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技能成才的机会。“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机务工程师!”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的“00后”郑敬霖因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夺得飞机维修项目银牌崭露头角,还没毕业便收到了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如今,他已和南航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签约,朝着职业梦想奋发前进。
技能致富的路子跨越山海。通过广州市技师学院和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办的“黔南州班”,贵州青年江波走出大山,在“南粤家政”的课堂上大开眼界:先进丰富的教学设备、实用全面的技能课程、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凭借一技之长,他不仅月入过万,还成为众多客户赞不绝口的“贴心波仔”。
“以一带多”齐致富 融合发展促振兴
随着“三项工程”的深入实施,产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
在广州,增城正果美食协会会长陈冠忠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也为家乡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带了40多个徒弟,他们先后在各地开起了正果云吞店。我们将成立美食研究院,制定一套云吞的‘正果标准’,让家乡美食走上工业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他说。
在惠州,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施工现场,19岁的朱瑞峰是焊工队伍中最年轻的“广东技工”。娃娃脸的他拿起焊枪、戴上护目镜,就变身沉着稳重的“大国工匠”。在同批员工中,他最早考取核级焊工证,凭借精湛的技艺一次次出色完成“毫米级”的高难度焊接。“我们的工作事关核电质量,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为核电发展添砖加瓦。”他说。
在湛江,全国首创的“南粤家政”超市里,老百姓可“一站式”选择养老服务、保洁清洗、产后康复、家庭餐配送等十大板块的家政服务。截至去年底吸纳169家企业入驻,提供岗位1205个,吸纳就业652人。不仅有力拉动家政消费增长,还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通过融合发展,“三项工程”也助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全省建成61条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587个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各地创建598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一批批“厨师村”“技工村”“月嫂村”相继涌现。
随着持续深入推进,“三项工程”将在稳定就业大局、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从“惠及面越来越广”到“实效性越来越好”。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唐亚冰
数说民生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今年1—4月,“三项工程”培训42.48万人次,“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带动就业创业15.14万人次;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40.21万人。截至目前,“三项工程”累计培训811.05万人次,累计带动就业创业251.78万人次。
●广东已建设61条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587个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评选出10个“粤菜师傅名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南粤家政”促进家政服务业大发展,全省家政企业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人,涌现“德庆管家”“丹霞月嫂”等家政特色品牌。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今年1—4月,全省共34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7.89万人次获得认定。
●目前,全省有专业技术人才858万,技能人才1762万。已实现技师学院、高职院校21个地市全覆盖,拥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63.4万人,约占全国1/7。
●全省技工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超15万人,技校学生80%来自农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每6名全国技工院校毕业生中,就有1人来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