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荔枝花穗抽生和保花的关键时期,广州市从化区荔博园内荔枝花开正盛。几架无人机如灵动飞鸟,掠过荔博园上空,实时回传高清影像:葱郁的荔枝林里,生态沟渠纵横交错,果树间距规整有序,开花情况一目了然,园区地理空间信息清晰可辨,园内仿佛经历了一场“数字体检”。这些先进技术手段,正在逐步构建起荔枝从开花到采摘的全生命周期档案,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根基。
飞鸟智慧果园管理平台后台检测画面。
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推动现代化荔枝产业体系新技术、新模式,提高荔枝质量安全水平,3月28日,省农业农村厅在广州从化启动了荔枝质量安全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活动同期举办世界银行贷款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示范)项目业务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现场观看无人机飞巡、智能系统演示。
无人机遥感巡园,智能化采集作物信息。
广东大力推广荔枝低空无人机遥感巡园质量安全绿色智慧种植模式,此模式融合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利用无人机遥感巡园,智能化采集作物长势等信息,精准识别病虫害早期迹象,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变“大水漫灌”为“靶向防治”,实现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该技术模式还将农技专家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决策模型,让分散的农户也能便捷获取技术指导,为破解农业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新方案。通过提升荔枝品质,拓展销售渠道,推动生产主体从“会种”到“慧种”,种植模式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图景向“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转变,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多位行业专家为荔枝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冼继东表示,该模式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人工巡检成本,助力农户实现科学种植,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而推动农产品销售,提升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博士生导师石茜说,荔枝产业亟需借数字化手段“让好被看见”,用数字证明品质,巩固消费信任。
广东荔博园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帮稳表示,集团位于粤西的千亩荔枝基地,借助该模式进行精准营养管理以及数字化技术,果品品质与效益大幅提升。基地的成功为周边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高质量荔枝种植中,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实践。
现场回看荔枝果树生长情况。
“荔枝低空无人机遥感巡园质量安全绿色智慧种植模式”将率先在广州、惠州、东莞、汕尾、湛江、茂名等荔枝主产区的近20家“农技人员+荔枝生产主体+农资经营主体”联合体中进行推广。为衡量新技术新模式的效果,将从相对产量、生态平衡、过程预警、成本投入、标准执行和质量安全等6个方面,对每组联合体参与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