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互联网法院打造全国首个5G“YUE法庭”。
广州南华西派出所组建“夜鹰”巡控队,每晚在辖内开展巡控工作。
“E法亭”便民智能设施同步投放穗港澳,三地当事人拥有了线下家门口的“微法庭”。
●中国命题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强化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改进政府治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社会治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建设平安中国。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广东实践
9月下旬,广东公安英雄广场正式落成,以此纪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公安的烈士和因公牺牲民警;稍早前,广东高院出台防止干预过问案件实施细则,从明确情形、记录流程、责任追究等方面,筑起干预、过问案件“防火墙”……
“十三五”期间,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如火如荼。广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新使命,细致搭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
要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各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政法战线的齐抓共管。5年来,全省政法系统按照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关键词:平安广东
深入推进治安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全省日均投入近27万人次防控力量,全省公安机关接报刑事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16.51%,道路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20.64%,社会面治安秩序持续平稳,各景区秩序良好……
数据的背后,是全省公安机关发力平安广东建设的久久为功。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十三五”期间,广东警方不断强化“四个意识”,重点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问题、深入推进治安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果。
特别是去年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广东全省公安机关锚定“四个铁一般”标准,不断推动平安广东建设交出新答卷。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打财断血”“打伞破网”,开展“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专项整治,专项斗争各项主要指标和整体工作成效排在全国前列。
——紧盯重要民生领域问题。去年,全省公安机关破获涉黄赌、食药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约1.6万起。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源头性网络犯罪,侦破涉网案件同比上升29.03%。
——高标准推进大数据建设。我省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智慧新侦查一体化作战平台,去年构建的追逃、电信诈骗等专用大数据模型,涉诈骗犯罪打击效能同比提升近3倍,助力目标逃犯抓获数排名全国第一。
——做强警队实战化训练。去年以来,广东警方加强晋升训练和警种专业训练统筹规范,修订出台警种专业训练、晋升训练等制度规范。在全国率先建立民警手枪实用能力分级考核标准,填补相关训练空白。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个别人员拒不配合检查登记、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等情况。广东警方坚持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完成初查、第一时间立案侦办,严厉惩治该类行为。1月25日至2月14日,全省4名辅警因公牺牲,43名民警、55名辅警因公负伤。
公安工作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广东公安机关始终强调打击与服务并重。
截至去年底,广东警方在“数字政府”共享36类公安政务服务,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线277项公安民生服务事项。疫情防控期间,我省在交管方面推出26项管理措施,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办理临时号牌申领、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
▶关键词:法治广东
法治广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修改〈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等十六项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和《关于废止〈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广东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的决定》,标志着我省涉机构改革法规规章专项清理工作告一段落。此次专项清理工作是加快法治广东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征程,也指引法治广东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加强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领域的立法,坚持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仅去年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决定案28件,通过21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自治县法规、决定41件,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288件。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我省出台《广东省行政应诉工作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情况被作为硬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抓好《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各项任务落实,努力推进我省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去年1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行动方案》,重点组织实施法治广东建设“十大工程”。
——司法公正得到有效维护。广东建立了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有关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引导功能,积极参与区域社会治理,着力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去年,全省法院依法支持行政机关“放管服”改革,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率上升7.3个百分点。
5年来,我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也不断迈向深入。完成了刑事速裁和认罪认罚从宽改革试点,率先实现刑事诉讼律师辩护和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全覆盖,率先出台了《广东省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
同时,我省党委政法委机构改革全面落实,各级检察院和各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司法行政、行业公安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
征程万里风正劲。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广东将继续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的伟大征途上再创新辉煌。
●一线走访
广州互联网法院:
类案样本“可视化”
审理一件化解一片
近日,一宗小额借款合同纠纷,通过广州互联网法院“类案批量智审系统”调解成功。在仅20分56秒的调解过程中,600名类案当事人在线旁听,当天即有110余名类案当事人达成调解意向。
两天后,广州互联网法院从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中,再次挑选出一件进行示范性庭审。“本来是计划当庭宣判的,但庭审中双方逐渐表露出和解意向,最后还是当庭调解了。”直播一结束,法官赖广鑫手机就响个不停,“又有四五十件案件达成和解撤诉。”
广州互联网法院2018年9月成立,至今已受理案件94411件。这么多的案件,是怎么办的?面对日益增长的纠纷,广州互联网法院上线“类案批量智审系统”,为数量多、标的小、同质化特点明显的案件提供纠纷化解可视化样本。“一案调解最多曾有2503名类案当事人在线旁听,促成近千名当事人达成线上和解,真正实现了‘审理一件、化解一片’。”赖广鑫说。
系统在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源头治理”理念。以互联网金融借款纠纷为例,只要身份认证、利率设定、存证认证等均符合标准的金融产品,相关案件就可导入批量系统进行快审,通过引导企业规范产品设计、合同签订和行业交易模式,推动低成本的纠纷源头化解。运行近一年以来,已有3.4万件金融纠纷实现网上办结。
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发了不少“黑科技”:全国首个5G“YUE法庭”,实时合成庭审地点虚拟画面,突破场域限制,当事人无论身在何地,无论参审参调,虚拟技术都能真实还原,犹如身临其境;“YUE审事”对接“粤省事”数字政府服务平台,诉源治理延伸新触角,为源头解纷提供新渠道;“E法亭”便民智能设施同步投放穗港澳,三地当事人拥有了线下家门口的“微法庭”,庭审“天边在眼前”。登录“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内地调解员、港澳台特邀调解员、互联网企业平台、律所、高校、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等机构依次排列、一应俱全……
目前,广州互联网法院已构建起一个聚集42家机构、951名调解员的专业解纷新格局。2019年,该院通过和解、调解、撤诉等非判决方式化解案件4.4万件,占全年结案总数的91.86%。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多元化解格局,是广州互联网法院构建“以网治网”网络空间治理生态圈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将继续深化“诉源治理”模式探索,进一步打通跨域司法交流与社会治理合作新通道,为网上纠纷多元化解提供成本更低、质效更优的广州经验。
全国首批百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之一广州南华西派出所:
创新矛盾化解新机制
做到“矛盾不上交”
不久前,市民何先生将一面绣有“滔滔正气 枫桥之师”字样的锦旗送到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南华西派出所。原来,一天晚上,他放在私家车内的12余万元被偷,没想到报警不到15小时,民警就破获了这起案件。
去年,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出炉,广东4个派出所入选,南华西派出所是其中之一。作为广州典型的老城区派出所,南华西派出所辖区面积仅1.1平方公里,却居住着约6.5万人。为群众“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助小康”,是该所的一项重点。
警情无大小,再小的案件也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哪怕只发生一宗,我们也要把人找到,一发案就揪住不放。绝对不能让南华西成为犯罪洼地。”南华西派出所所长廖雪梅说。
近年来,各类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如何识诈、防诈成为难点。“拿反诈宣传来说,我们不仅有原创防诈系列宣传小漫画,还拍摄网络小视频,有趣又便于在线上传播。”廖雪梅介绍,在线下,民警每个月还会去辖区学校、企业及人流密集场所进行不同主题的反诈宣讲和安全知识讲座。
最近,街面电动车盗窃案有抬头迹象。南华西派出所民警立即进行多点蹲点,增加巡逻次数,联动社区力量,对各类盗抢案进行精准打击。
辖内老居民楼多、内街巷多,大多没有专门物业管理。为加强夜间的巡逻防控,南华西派出所发动辖区群众,组建了以派出所巡防警辅力量、辖区企事业单位内保人员以及物管公司安保人员共同组成的“夜鹰”巡控队,每晚在辖内开展巡控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年来,南华西派出所探索创新矛盾化解新机制,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即依托社区驻点团队,通过常态化“访民意、听民声”入户走访,深化源头治理;依托“熟人社区”模式,建立面对面沟通机制,及时消除隐患;依托人民调解制度,采取“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举措,有效实现“矛盾不出社区,纠纷快速化解”。
在“依靠群众多层设防、有效引导社区自治”的社区警务模式中,南华西派出所辖区警情在保持低位状态下连续10年下降,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华西派出所的上述实践和成绩,只是广东公安打造平安广东的一个生动样本。全省公安机关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推动新时代广东公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广东。
人民调解“广州模式”:
各类人民调解组织
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我们要找他算账!”广州南沙区某楼盘工地,工人们坚持要找“包工头”讨工资。未果后,二人便联合其他工友来到了南沙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南沙区东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李国红调解下,对方如约付清欠薪。
类似这样被成功调解的劳资纠纷还有许多。为支持复产复工,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广州市司法局迅速行动,动员全市3200余个人民调解组织、1.5万余名人民调解员,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也一直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时代特征的人民调解“广州模式”,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据统计,当前广州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296个,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在全市各区内,关于知识产权纠纷、互联网经济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也纷纷成立,数量达到87个,为人民群众们排忧解难。
为打造人民调解工作特色品牌,广州以“一区一品牌”“一所一特色”为目标,进行了多次探索实践。海珠区的“建设者之家”调解中心、凤阳街的司警联调机制、天河区的“三+X”多元化解模式、南沙区的大湾区跨境电商(商事)调解中心……多样化调解形态的建立,为人民群众参与调解提供便利。
为提高人民调解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专业性作用,黄埔区司法局还以纠纷解决为目标,引入相关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等社会力量,创新黄埔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1+1+1”(就近调解+联动处置+律师参与)新模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新机制推行以来,黄埔区已成功化解重点医疗纠纷39宗,涉及200多人,涉及金额1200多万元。
在信息技术运用上,广州也跑在前列。此前,“广州智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已迭代改版为“羊城慧调解”,指导天河区、白云区司法局配合两区法院开展线上司法确认试点工作。该项目还荣获了2019年全国司法行政“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优秀示范案例大比武活动的“优秀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各人民调解组织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6万件,调解书涉及金额约为13亿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祁雷 尚黎阳 关喜如意 陈伊纯 汪棹桴 通讯员 张建 黄桂林 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