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过持续调整,我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及房地产市场时,首次明确提出,适应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多位行业专家学者称,楼市调控政策会从防过热转到防过冷,从提供数量转到提升质量,从而满足居民需求。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当前,人民群众对于住房和建设的要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期盼拥有更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更便捷高效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更优美宜人的城乡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随着市场与行业的变化,房企的经营也在不断调整。部分过去高负债的房企出现了一些经营状况,引发市场对于行业的担忧。房企所面临的困难,一方面与外部环境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过去一些年,房地产企业注重规模与发展速度,甚至不惜加杠杆,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而这一发展模式在经历了行业的深度调整之后,已经改变。
一个行业风险出清过程中,往往会带来经营价值观的深度反思,企业必须愿意深入“检讨”,放弃回到“狂飙突进”发展模式的幻想,顺应社会需求已经发生的变化,坚持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才能够走上良性发展路径,也才能够活得久、活得好。
未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房企?这是整个行业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事实上,近些年来在行业出现急剧变化之前,房企已经开始用战略眼光布局发展路径。目前,一些优秀房企的尝试与探索,和整个行业的变化趋势不谋而合,为市场与同行带来了参考与希望。
以地产“三好学生”万科为例,其近些年不仅做到了坚持长期主义,牢守安全经营底线;还在不断提升综合开发能力,适应人们住房需求的变化;并努力克服“交学费”等各种困难,积极布局探索新赛道。这一系列动作使得万科既能够守住当下,又具备迈向未来潜能,是房企转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样本。
首先,财务安全、稳健。这一轮的行业震荡之中,企业暴雷、股债双杀等事件接二连三打击市场信心,让行业感受到了巨大寒意。微观层面上,能够守住经营安全底线,是一家房地产企业能能够谈未来、谈发展的基础。而从宏观层面来看,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对投资和消费影响大,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控具有系统性影响。因此,牢守安全经营的底线,也对整个经济环境意义重大。
尽管寒风凛冽,万科依然保持了一贯的健康财务状况和难能可贵的安全韧性。根据万科最新公布的半年报业绩,其净负债率49.5%,处于行业低位;货币资金1,221.8亿元,对于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为2.7倍;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亿元,连续14年为正。不仅如此,万科还继续维持国内外评级机构良好的评级,在不久前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万科连续第8年上榜。
其次,保交楼,维护社会稳定。过去一年,作为保交楼的责任主体,房企都在努力完成交付工作。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助于防止企业风险外溢为社会风险,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万科在这方面保持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坚持保质保量交付,在上半年实现超过9.2万套住宅的平稳交付。
第三,房地产发展需要满足人民住房需求结构性转变。倪虹强调,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住房发展已经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进入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发展时期。由此可见,未来房企要想活得好、活得久,必须适应发展形式的变化,在开发业务端口,要具有产品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追求,满足需求的转变。
意识到人们对于住房品质提升的变化,万科通过强化产品线建设、加强供应链管理、加大集团内优秀做法推广等方式,提升高品质项目的稳定量产能力。据了解,万科上半年大量应用了成熟产品线,例如上海、成都、南京等改善类项目都应用了拾系产品线,合肥、杭州等首置类项目都应用了光年系产品系。据了解,今年万科已开盘项目的整体投资兑现率达到93%(仅考虑特例决策的9个项目),平均开盘周期5.7个月,其中合肥朗拾、杭州江斓映象府和东莞瑧湾汇均实现取证去化率100%。
第四,城市更新能力,挖掘存量市场。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提质发展的中后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已逐步接近拐点,可以预见我国城镇化步伐将进入减速阶段。城市更新是存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常态。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指出,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因此,城市更新能力将会是未来城镇建设的重要需求,也是房企探索发展的关键方向。
近些年来,万科在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如今,已经打造了一批如广州永庆坊、深圳南头古城、北京陈寿寺、上海上生新所、福州烟台山等项目,既留住了城市文化的记忆,又让老城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这些典型个案已经证明了未来万科挖掘存量市场的能力
第五,经营服务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当房地产行业“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走到尽头,经营服务业务能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风险低、抗波动能力强的优势愈发凸显。
近些年来,房企也在不断尝试布局经营服务业务,在经历了“不挣钱”“交学费”的蛰伏之后,一些房企的相关业务开始逐渐呈现良好成长性。经营服务业务也正迎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促进传统商业、长租房发展、物业服务等领域,已经出台了诸多鼓励性政策。同时,随着物流、商业、保租房REITs和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的开展,经营性不动产的有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相关业务迎来发展契机。
万科坚持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包括物业、物流、长租、商业等在内的多个赛道,已经具备成熟、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能力,并在各自领域也做到了第一梯队。
今年上半年,万科经营服务业务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11.9%。据了解,万科经营服务业务还处在增长的轨道上,整体收入今年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对集团贡献更多的正向盈利。
正如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所说的,在各方努力下,随着经济态势持续平稳改善、随着人们对未来预期稳定,房地产行业迟早会回到一个健康合理的水平。“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波折、有曲折、有波浪,万科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充分一点,留足冗余度,筑牢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