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央行公布了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9.2%、4.7%。其中,M1同比增速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较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同时,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略低于1月10.5%的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前期降准降息接踵落地,但消费偏弱、房地产降温势头仍在持续,当前亟待解决的是信贷需求不足及银行放贷意愿偏低的问题。”
王青判断,2月金融数据偏弱,不排除短期波动因素影响,3月有可能小幅回升,但当前宽信用确实到了需要进一步发力的时候。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预计接下来“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方向比较明确,其中,在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方面,通过降息降准适度提升信贷、社融及M2等金融总量增速的迫切性较强。这意味着二季度继续实施降准降息的概率在增大。
M1同比增速“转正”
2月末,M1余额6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M2余额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值得一提的是,M1同比增速在1月为-1.9%,2月实现“转正”回升,并创下2021年8月以来新高。
王青认为,M1增速比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主要由上年同期基数剧烈变化所致,但当前增速仍处明显偏低水平。历史数据显示,M1增速与商品房销量走势相关度较高;另外,当前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较弱,也是M1持续处于低增速的重要原因。
此外,2月M2同比增速出现小幅回落。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大体上有如下原因:一是去年2月M2增长10.1%,这一增速较前月大幅提高了0.7个百分点,也比后月高0.7个百分点,是一个“跳升”的较高基数,对2月M2增长形成向下压力。二是财政支出力度偏小,2月财政存款新增6002亿元,同比多增了1.4万亿元,形成货币回笼效应。三是信贷派生力度减弱,2月新增人民币力度弱于去年同期和预期,导致信贷派生能力减弱。同时,2月M1已经由上月的-1.9%回升到4.7%,符合季节性规律。
社融方面,2022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略低于1月10.5%的增速,出现小幅回落;2022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社融增量不及市场预期,信贷类资金同比大幅少增是主因。”
具体来看,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共同构成了2月社融增量的支撑项。王青表示,债券融资是支持2月社融的主力,主要源于上年同期基数偏低,以及当前宽货币环境下信用债发行利率下行,政府债券融资则受到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支持,同比多增1705亿。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成为2月社融增量的主要拖累项。温彬分析称,“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票据融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在信贷风险有所上升的情况下,由于票据贴现比贷款的风险要低,银行承兑汇票由表外转向表内,导致未贴现票据存量减少。”
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
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环比少增2.75万亿。王青表示,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贷款环比少增符合季节性规律,同比少增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1月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取得“开门红”后,项目储备消耗较大,导致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后劲不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从2月新增信贷结构看,居民、企业信贷需求疲弱,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一方面,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的环境,全球疫情影响尚未结束、国际风险事件升温、能源及部分原材料成本高企、海外政策转向等因素存在,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和行业仍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需求恢复仍有一个过程。此外,1月份信贷供需两端放量,创出历史新高,2月出现季节性回落,也有一定影响。
从住户部门来看,2月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同比少增4572亿元。温彬表示,“短期贷款减少在部分年份的1、2月份较常出现,但中长期贷款减少为2007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首次。居民贷款的回落,体现了消费和购房需求不足。”
从企业部门来看,2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0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9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自1月份同比多增后再次出现少增,且降幅较大,票据融资则出现大幅上升,“以票充贷”现象明显。梁斯表示,“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散发疫情和地缘政治局势,企业对未来经营正面预期有所转弱,中长期信贷需求动力不足。”
梁斯表示,2月份金融数据走弱主要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内容,预计后续政策层面将继续发力,进一步采取措施托底经济发展,稳定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提升企业信贷需求,M2和社融增速有望回暖,但大概率仍将在“9”“10”区间内运行。
温彬认为,受大宗商品涨价、全球通胀升温、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退出、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有更大不确定性。我国实现5.5%的增长目标,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政策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支出力度,尽快发挥稳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持作用。货币政策要发挥好总量政策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找准时机,降准、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间,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