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出现较大级别调整的同时,港股回购大幅激增。
3月22日早间,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授权将股份回购计划总额从150亿美元上调至250亿美元。公告称本次公布的股份回购计划有效期为两年,截止到2024年3月。截至3月22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为103.8港元,上涨4.5%,总市值2.25万亿港元。本次回购金额或将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
除了阿里巴巴之外,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上已经有102家公司掏出真金白银进行回购,累计回购次数达到783次,累计回购份额16.4亿股,合计金额为85.2亿港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医药类企业回购数量最多
港股自从去年2月末见到阶段性高点之后,就出现明显的调整,其间虽然有所反弹,但是力度明显不足,重心持续下移。恒生指数自高点31183.36点,最低下滑至18235.48点,最大下跌幅度达到41.5%。
3月21日,汇丰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称,于2022年3月18日,该公司回购29.81万股股份,作为2021年10月26日所公布股份回购之一部分。
据了解,这已经是汇丰控股3月以来的第五次回购,除3月21日公告回购外,于3月17日、3月16日、3月15日、3月14日分别回购32.08万股、104.3万股、443.47万股,110.26万股,共计690.11万股。
根据同花顺统计,自今年以来港股已经有102家企业回购,累计次数783次,回购金额高达85.2亿港元。相当于每个交易日有14.5次的回购,回购金额1.58亿港元。除上述提到的两家公司之外,今年参与回购的公司中,既有中国移动、腾讯控股、药明生物等恒指成分股,也有创维集团、三生制药、敏华控股等业内知名企业,同时包括泡泡玛特、汇量科技、平安好医生在内的新经济公司。
从回购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医药行业占据最多家数,102家参与回购的港股公司中,有20家为医药类企业,其中包括药品11家、医疗保健设备2家,医疗及医学美容服务3家,生物技术4家,回购的资金规模共达17.89亿港元。其中,药明生物回购金额最大,一家就达到了8.43亿港元,其中1月4日和1月5日连续回购,累计回购1043.55万股,回购均价为80.84港元/股。排在第二的是三生制药,虽然只有一次,但是达到了5.81亿港元。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曾表示,药企近期密集进行回购可能是综合原因导致的,“一方面,近两年受行业政策的影响,很多药企估值可能被打‘骨折’,其中一些企业根据自身的市场状况、业态布局、研发布局,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因此会倾向于开展回购;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融资考虑,有些企业可能下一步计划融资,但由于目前股价过低,或导致融资不达预期,因而想通过回购来提振市场信心”。
根据回购金额来看,已经动用过亿资金的公司达13家,其中,腾讯控股以近22亿港元的回购金额高居榜首。同花顺数据显示,腾讯控股今年已经回购11次,今年最早的一次回购是发生在1月5日。根据公告,当日其耗资2.03亿港元回购47万股,每股价格为429.4-437.6港元。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腾讯控股回购并没有抄到底,11次的回购均价为455.31港元/股,累计回购483.14万股,而目前其最新的收盘价为388港元/股,而最低则跌到了297港元/股。
不过作为行业龙头,低价的腾讯控股还是吸引到不少大咖的注意。3月14日、15日盘中,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连续表态,计划卖出伯克希尔B股以及苹果,用来抄底腾讯。
3月14日,段永平表示:“这个礼拜五有一批145的苹果的PUT(全称Put Option,意指看跌期权)到期,很久以前卖的。这笔钱出来可以考虑放一半在腾讯上。”
一天之后,腾讯控股重挫10.19%,跌破300港元/股大关,3月15日早间,他表示:“明天准备拿BRKB(伯克希尔哈撒韦)换点,不等了。”
港股或临近底部区域
回购的主要作用一般有四点。一是通过股份回购,给市场及投资者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号,对股价起到“稳定器”,甚至“助推器”的作用;二是作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三是通过股份回购可达到调整公司注册资本、优化股本结构、保证公司的控制权等目的;四是对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提高股票的投资价值有一定的效果,能让投资者更好地分享公司成长红利。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近期回购较多,代表港股的上市公司管理人认可当前股价的投资价值。回购行为可以提升港股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和每股净收益等指标,对维护股价起到了非常正面的意义,是回报港股股东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同时回购行为也相当于增加了做多的力量,有助于在筹码供需错配的时候,提升护盘的力量。一般情况下,在市场处于底部的情况下,回购行为会明显增多,也越能体现上市公司对当前市值管理的诉求,因此市场底的概率也就越大,建议多关注回购规模和回购资金的来源。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则认为,由于外围因素,港股市场从去年二季度开始,表现就差强人意,港股市场低迷,让不少上市公司出手回购和增持。从估值角度,恒指成分股估值普遍偏低,而公司回购股票本身,代表公司对股票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也为了提振市场对股价的信心。今年以来港股超过100家公司回购,累计回购总额85亿多港元,较去年的同期增长2.8倍。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回购激增往往出现在恒指底部区域,回购潮对市场的投资信心有着比较大的提振幅度,短期由于外部因素扰动带来的市场震荡不可避免,但中长期来看港股估值合理,尤其是前期股价下跌是脱离基本面的下跌,多数指标达到历史分位数中偏低的水平。
除了回购之外,也有公司的股东或者高管通过增持来“力挺”自家股票。港交所披露的权益资料显示,年初至今,李嘉诚已累计增持长实集团约97.3万股,增持均价在48.4港元至51.74港元之间不等。中国软件国际今年以来获控股股东、董事会主席陈宇红两度增持,增持股份数量共计110万股。海昌海洋公园执行董事曲程亦数次出手,累计增持公司股票460.02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