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深圳、上海、成都等多地规划建设市内免税店 免税消费将掀起怎样的蝴蝶效应?

2021-03-23 07:32 来源:南方日报 徐烜和

  近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与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在前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前海做大做强免税产业。与此同时,深圳罗湖、盐田两区也在积极争取市内免税城落地,发力“免税消费中心”建设。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境消费正在承压,境内成为免税品消费的主要市场。上海、成都等多地正拿出“黄金地段”和真金白银,在免税消费“赛道”上持续发力。免税品消费有望成为国内消费大市场的一块新蛋糕。

  对标上海、成都等地,拥有众多口岸且消费潜力巨大的深圳,在发展免税产业上具有自己的优势。有学者认为,建设免税店还可以带动城市旅游、物流快递、航空业、交通运输、包装等多行业联动发展,有望进一步挖掘广东省内消费潜力。

  新赛道

  国内多地加码免税店建设

  当下,国内市内免税店最为火爆的地方,非海南岛莫属。据海南省商务厅统计,今年春节,海南离岛免税店7天销售额超15亿元,平均“一天卖出两个亿”,较2019年春节假期实现翻番。

  海南免税店的火爆,一方面是由于出入境暂时被限制,海外消费回流国内,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免税消费需求正快速增长。

  智研咨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出境游人次和出境游消费占全球10%和18%,随着我国民众收入的增长,出境游、海外消费规模仍有快速扩张的趋势。

  与国人强大的购买力形成对比的是,我国免税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免税市场的约8%。两者明显不匹配的市场规模,预示着我国的境内免税市场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据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近40%的免税消费总额。

  正因如此,除了对标“国际旅游岛”的海南,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也在加码免税店建设。例如上海提出力争在2021年实现市内免税店新政策落地,新增50个离境退税定点商店;成都提出将在其黄金地段锦江区红照壁开设第一家市内免税店,释放消费潜力。济南、西安等地也计划设立市内免税店。

  “免税店不仅能直接带动消费,更能直接增强一个城市的消费吸引力,进而增强城市吸引力,这也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建设市内免税店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关行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有基础

  深圳口岸多且消费需求旺盛

  目前,由于免去了进口关税等多个税种,免税商品在价格上相对国内专柜拥有10%—40%的优势。尽管免税“很香”,但门槛一点也不低。

  一方面,顾客进入免税店消费具有门槛。目前,我国共有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三种形态。前两者需要消费者有离境、离岛(海南岛)行为发生,并只能在指定区域(口岸离、入境免税店、海南岛内免税店)进行购买。而深圳计划开设的市内免税店,属于口岸免税店在市区的延伸。较之前两种,其购买地点更方便灵活,但要求购买人员在近期有过出入境行为,才能拥有购买资格。

  另一方面,开设免税店同样门槛很高,截至目前国内仅有8家企业拥有免税经营牌照。8家中有2家位于广东,分别是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和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

  这些门槛也是深圳相较于其他城市建设市内免税店的优势。

  首先,深圳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深圳城市整体经济活跃,居民个人财富积累较丰厚,居民消费能力较强:2020年,深圳市人均GDP超20万元,居中国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其次,深圳拥有一家免税经营牌照企业,这意味着深圳在发展免税消费上将拥有更多主动权。

  更重要的是,深圳出入境人员密集,有着巨大的免税消费潜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深圳紧邻香港,海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之一。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市过夜入境旅客约1217万人次,占广东省的约1/3,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如今,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深圳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商贸交流也将更为频繁。深圳有着发展免税行业的坚实基础,“免税经济”也有望成为深圳消费市场的新蓝海。

  扩内需

  进一步挖掘省内消费潜力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事实上,不仅距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深圳还有一段路要走,即便放眼国内,深圳的消费数据也“表现平平”。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8663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居四大一线城市末位,而且低于成都、杭州等地。

  导致深圳消费和其城市经济地位不匹配的一大原因在于,其本地消费吸引力有所欠缺——北倚“千年商都”广州,南临“购物天堂”香港,还有本地发达的跨境电商产业,相当一部分本地消费流进了跨境电商和境外免税店。

  当下,出境旅游因新冠肺炎疫情受限,短期内境外消费回流的趋势越发明显。同时,各口岸免税店因疫情近乎“停摆”,市内免税店可能成为国内免税消费的主阵地。

  区别于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在购物体验上也更具优势:它让购买免税商品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入境后或出境前的机场,使得购买免税商品的便利度大为提升,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吸引消费。

  以免税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的韩国为例,2019年免税市场规模达到213亿美元,其市内免税店销售额占比超九成,市内免税店客单价更是机场免税店的7倍多。

  深圳市内免税店的建设,不仅有可能帮助深圳补齐本地消费不足的短板、刺激内需,更有助于提升深圳对东莞、惠州等周边地区的消费吸引力,进一步挖掘广东省内的消费潜力。

  强循环

  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

  “免税店最大的好处,便是它所带有的蝴蝶效应。”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说,免税店的建设,除了直接带动消费,还可以带动城市旅游、物流快递、航空业、交通运输、包装等多行业联动发展。

  具体而言,免税店的到来,有望为深圳的航空货运、客运、住宿、餐饮、快递等行业带来直接利好。“免税店每卖出1万元商品,可以形成5万元以上综合收入的联动效益。”宋向清说。

  以深圳前海为例,除建设大型免税店外,其还规划建设深港新型商贸物流集聚区、免税产业链综合运维平台、全球高端商品销售平台和全球免税品调拨中心……足以窥见免税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从目前国家多项政策中也不难看出,中央已把刺激内需、扩大消费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着力点,而免税消费也成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抓手之一。

  更为积极的一面是,通过深圳等地免税店的建设,进一步挖掘省内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同时带动交通运输、包装印刷等多个上下游产业发展,广东的“双循环”也将更加顺畅。

  南方日报记者 徐烜和

  统筹:曲广宁 伍青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