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
无数英烈在南粤大地上
抛头颅洒热血
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
用生命书写一篇篇
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
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之际
让我们穿越历史硝烟
品读6位英烈的家书
一起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阮啸仙(1898—1935),广东省河源县义合乡人(今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中共早期党员之一。
阮啸仙是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1934年,阮啸仙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审计领导人,是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1935年3月,在指挥突围的战斗中,阮啸仙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7岁。
这封家书是1933年阮啸仙写给儿子阮乃纲的回信,从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阮啸仙辗转各地,多年没能和家人相见,写给儿子的回信中不由流露出没能尽到父亲责任的愧疚之情。一边是难以割舍的亲情,一边是民族解放的大业,阮啸仙选择了舍家别子,无怨无悔。
朱振汉(1932—1948),广东省兴宁县宁中区古塘乡人(现梅州市兴宁市宁中镇古塘村)。
1947年初,朱振汉在广东省工业学校读书时,因反对学校迫害进步学生、无理扣压学生伙食费而发动学生罢课,被开除学籍。1948年春,他离家投奔游击队,同年11月15日壮烈牺牲,年仅16岁。
1948年春,朱振汉参加青干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珠江队任文化教员。1948年8月,珠江队编入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第三团(下称三团)。同年11月初,支队司令部命令三团攻占大湖。朱振汉在战前写了决心书和入党申请书交给连指导员,并第一个报名参加了“钢铁决死队”,还在全连战前动员大会上朗读了自己写给母亲的遗书。1948年11月15日,战斗打响后,朱振汉与10多名决死队员向狮子脑山前敌人机枪阵地猛冲,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谢晋元(1905—1941),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
1926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10月26日,他奉命率领“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叛兵杀害,牺牲于上海,年仅36岁。
谢晋元写这封信的时候,淞沪会战已进行了两个多月,大场防线刚刚失守。仅时隔八天,谢晋元便接到了坚守四行仓库、掩护部队转移的命令。
这封家书是谢晋元在生死决战之前对家人的殷殷嘱托,表达了自已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愿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决绝之心。
李荣熙(1899—1932),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人。
先后就读于北平国立政法大学、日本士官学校,1928年毕业回国。在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任十九路军61师122旅第6团第3营营长。李荣熙身先士卒,率队前往上海支援,后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
1932年1月19日,李荣熙在南京给三个儿女写下了这封书信,此时距离1月28日爆发的淞沪抗战不足10天。
这封家书意在告诫儿女万事以和为贵,对家中长辈晨昏定省,不必在意外间的荣辱,凡事注意忍让,处处体现他孝敬长辈、重视儿女学业和家庭教育、爱国爱家的责任担当。
李卡(1922—1949),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长岐镇双牌村人,中共党员,曾任粤赣先遣支队司令部参谋,曲(江)南游击大队武工队队长、曲(江)南工委会主任。
1949年1月15日凌晨,李卡在曲江县沙溪乡宝山村张屋不幸被捕,1949年9月4日中午,李卡在韶关飞机场(今韶关市中山公园)英勇就义,年仅27岁。
在狱中,李卡给恋人徐云写了一封信。李卡告诉恋人,对于死自己早有了思想准备,他把为人民慷慨赴死看作是“最快乐的”,还说一个革命者不能失掉自己的节气。
杨乙瑞(1945—1979),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云路镇北洋村人,中共党员。
1968年2月应征入伍,1979年2月24日作战时牺牲,年仅34岁。杨乙瑞所属部队为原41军121师363团,时任一营二连政治指导员,驻地为广西桂林。1979年4月20日,杨乙瑞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定为烈士。
1979年2月15日,原41军121师于从驻地开拔,并于2月17日正式执行军事任务。2月14日晚上,杨乙瑞给家乡的妻子写了最后一封家书。
1979年2月23日,团前线报道组采访并拍摄了杨乙瑞烈士最后一张照片,并在照片上附文:“在弹尽粮绝情况下,二连指导员杨乙瑞在各阵地进行思想鼓动。”1979年2月24日,杨乙瑞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