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记者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广州三防办获悉,预计珠江白天潮位将全面超警戒线,中心城区将出现最高超警戒线1.1米的高潮位,其中,海珠区中大水文站10时起超20年一遇(2.39米),11时起超50年一遇(2.54米),11时30分起超百年一遇(2.61米),12时30分将出现最高潮位2.9米。
经市三防总指挥部会商分析研判,根据《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规定,决定将于6月15日8时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市三防办将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及潮位变化,加强会商研判,组织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从化区道路水浸21处、道路塌方3处
受强雷雨云团影响,6月14日6时起,气象部门陆续发布从化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花都、白云、黄埔、越秀、天河、增城、荔湾、南沙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增城区派潭镇暴雨红色预警信号。6时至14时,全市平均雨量41.6毫米,其中从化区91.6毫米,增城区59.7毫米,白云区48.9毫米,花都区43毫米,南沙区21.7毫米,黄埔区20.1毫米,天河区12.1毫米,越秀区10.3毫米,荔湾区7.4毫米,海珠区6.2毫米,番禺区5.8.毫米。全市最大降雨点出现在增城区背阴村,为205.2毫米。
受强降雨影响,增城区派潭河水位持续上涨,派潭站8时35分达到警戒水位13.5米(左岸高程15.9米,右岸高程16.1米)的洪峰水位,14点中大(珠基)水文站高潮位为2.45米,达到 20年一遇(2.39米)。
本轮强降雨,从化区、增城区受影响较大。从化区收到24处受灾情况报告,其中道路水浸21处、道路塌方3处,导致出现水浸入屋,交通暂时中断等情况。目前,经过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道路水浸情况已逐渐消退,并已于10时48分开始各道路陆续恢复通车。增城区派潭镇派潭河及支流灵山水沿线低洼处村居受山洪影响出现水浸,目前,派潭镇共有4支应急队伍890人投入抢险救援,区水务局、区人武部、区消防救援大队等职能部门已派出100余人的队伍及冲锋舟前往支援派潭镇。另有,1条公交线路受影响临时绕行。
广州全市共转移安置2919人
市防总于14日7时45分启动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8时40分升级为防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14时25分结束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9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目前仍在生效中。
本次降雨,各级各部门合力应对,协同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各区预置(出动)抢险人员9232人,抢险队伍1277支,车辆866辆,舟艇260艘,抽水机880台,提前制定防御强降雨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方案,坚决落实人员转移措施,认真做好安置群众服务管理,全市共转移安置2919人(从化2311人、增城596人、黄埔5人、荔湾区5人、越秀2人)。
海珠中大水文站将有超百年一遇高潮位
当前广州处于“龙舟水”降雨集中期,据预测预报,受洪水下泄及天文大潮共同影响,预计珠江15日白天潮位将全面超警,中心城区将出现最高超警1.1米的高潮位,其中,海珠区中大水文站10时起超20年一遇(2.39米),11时起超50年一遇(2.54米),11时30分起超百年一遇(2.61米),12时30分将出现最高潮位2.9米。
15日凌晨至上午广州降水再次加强,中南部地区有大到暴雨,累积降水25至40毫米,局部50毫米以上,下午转中到大雨,北部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累积降水30至60毫米,局部100毫米以上,下午转中雨。
经市三防总指挥部会商分析研判,根据《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规定,决定将于6月15日8时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市三防办将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及潮位变化,加强会商研判,组织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 郭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