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连樟村

现在的连樟村,已退出贫困村序列,连樟村民也已全部脱贫并走在致富奔康的路上。

  秋分时节,清远英德,连江蜿蜒流经连江口镇,水流清澈,雾气沁凉。清晨,位于镇子东南部的连樟村,村民陆国建夫妇骑行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前往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上班。他笑称自己“从传统农民变成职业农民。”

  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19年5月15日开工建设,项目占地74亩,总投资4000万元。园区共有温室大棚11栋,年产草莓、小西瓜、黄瓜、樱桃、番茄等优质果蔬约30万斤。

  村里建起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对村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村民因土地流转获取收益的同时,还能进入园区务工获取收益。他也尝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甜头:“在园区工作不用日晒雨淋,比在田地里干活轻松多了。”

  陆国建跟爱人现在单园区工作收入每月便有6千多元,比过去纯务农增收3倍多,而且在家门口就业,能更好地照顾家庭。

  最近每天早上的8点到10点这段时间,陆国建夫妇都在修剪西瓜侧芽、吊蔓,并进行人工授粉。“这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时间”,陆国建边说着,边蘸取雄花的新鲜花粉,涂抹在雌蕊上。

  每次完成人工授粉,陆国建会在瓜蔓上贴上颜色标签,以便后期跟进授粉情况。

  陆国建熟练地调节作业车高度,边工作,边笑着说:“跟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作业不用弯腰,工作环境洁净,又可以学到很多技术。”

  大棚西瓜种植采用的是吊蔓种植、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每亩能多栽800株,增收约1.2万元。种出来的西瓜皮薄肉嫩无纤维,清甜多汁。

  瓜蔓青青,向上生长的高度一致,非常有序。园区经理陈华称,这得益于大棚种植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除了节省人力外,还能保证作物准确吸收营养,能定时定量调节水肥灌溉时间、浓度、配比。

  下午两点,天气炙热。已下午班时间,“滴”的一声,陆国建他们打卡进入园区。大棚顶端的幕布徐徐铺开,棚内的水帘墙送来阵阵清凉。

  园区项目有效带动当地30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并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培训。陆国建忙完园区工作之余,还可以灵活请假忙自家农活。由于学习掌握了先进的种养技术,他自己种植了几亩冬瓜,变成了“小业主”。其中,园区提供了育种等技术支持。

  产业项目的持续引入,为连樟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村里基本通了水泥路,陆国建说:“以前上班要8到10分钟,骑摩托只要1到2分钟。”图为园区附近一条新的水泥路正在铺建。

  连樟村现在新意盎然,村口修葺一新,村里房屋整洁如新,新栽的树木生机勃勃。

  村里建起了乡村振兴学院。

  江边的碧道成村民的休闲打卡之地,时不时有游客慕名而来,一睹连樟村的新面貌。在江边绿道旁摆摊创业的英姐告诉记者,看到村里发生了新变化,想抓住发展机遇,就毫无犹豫地回乡创业,每天向来往的游客介绍家乡,感到特别自豪。

  现在的连樟村,已退出贫困村序列,连樟村民也已全部脱贫并走在致富奔康的路上。

  

南方新闻网出品

【记者】杨智明

【摄影】文婕 李江锐

【海报设计】武君丽

【策划】喻孟 黄艾明

【执行统筹】 罗威 朱景

【统筹】杨诚钢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0111号 粤工商备E01150100007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