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移民组织17日发布数据,随着苏丹冲突进入第二个月,约有25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苏丹境内超过843130人流离失所,近25.9万人已逃离苏丹进入邻国。近日,总台记者赴苏丹邻国埃塞俄比亚的默特马口岸,实地采访了解已经抵达那里的难民的生活。
总台记者 吴婷:这里是埃塞俄比亚默特马边境口岸。我身后的这座桥,它的另一侧就是苏丹。自从4月15日苏丹冲突爆发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七八百人通过这座桥来到埃塞。
伊斯迈尔和他的妻子曾生活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冲突爆发前,伊斯迈尔的妻子刚刚怀孕,然而这份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枪炮声就响起了,越来越差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家辗转前来埃塞俄比亚。
苏丹难民 伊斯迈尔:我们在路上花了好几天时间,因为每条路都有检查站。在我们到达埃塞俄比亚边境附近后,他们又把我们遣返回加达里夫,进行另一轮安全检查。为了来到这里,我和我怀孕的妻子吃了很多苦,我失去了在苏丹的一切,现在我必须从零开始。
从默特马口岸进入的难民中也有许多此前在苏丹的埃塞俄比亚人,离乡背井奋斗得来的资产一夕全无,只求能保全性命返回家乡。
从苏丹返回的埃塞俄比亚人 纳卜叙:我们离开喀土穆不是因为我们想离开,而是由于战争。我亲眼看到炮弹从天而降把屋顶炸飞,我的朋友一家人都死了。
从苏丹返回的埃塞俄比亚人 沙姆布:许多人在那里被杀害、被抢劫,对我们来说能活着抵达这里真的是万幸。我有一些朋友还在苏丹因饥饿而濒临死亡。
国际移民组织埃塞俄比亚负责人 阿比巴图:边境难民的需求是巨大的,我们看到人们在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后,在恶劣的条件下抵达,必须得到住宿、食物、交通、用水和卫生设施方面的援助,然而他们需要的这些服务仍非常缺乏。
总台记者 吴婷:现在是当地时间的临近下午5点,气温依然高达40摄氏度,许多抵达默特马口岸的苏丹难民因为无处可去,只能临时在我身后搭建的这种简易帐篷里避暑,去等待援助机构对他们下一步去向的安排。
21岁的姑娘斯莱文在大学读书,曾有着还不错的家庭条件,在帐篷里等待的她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经历。
苏丹难民 斯莱文:我失去了我的家人、朋友、邻居,我没法去学校,家里建造的房子也没了,一个接一个失去了一切,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安全也没法保障、
虽然斯莱文一天前才刚刚抵达默特马,口岸里的条件也异常艰苦,但斯莱文说她的心情已经轻松了许多。
苏丹难民 斯莱文:我想平平安安的,我渴望安全。我不想听到枪炮声。我想忘却那种恐惧感,我想继续我的学业,我想要健康和食物,我想活着。
苏丹难民:难民中转营简陋拥挤 但已满足
在苏丹邻国埃塞俄比亚的默特马口岸,来自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许多国际机构的人员都在为抵达的难民提供服务。然而,越来越多受冲突影响的人从苏丹涌入,为安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设立难民中转营地成为迫切需求。
总台记者吴婷:为缓解边境口岸内日益增加的滞留难民所带来的生存压力,联合国难民署在距离口岸约6公里的地方建设了这样一个难民营,这里居住着大约400名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难民。我们可以进去看一下,这里的条件非常简陋。主要由木头和帆布搭建而成,在每个帐篷里大约需要住上十来个人。
雷丁是营地里为数不多能够用英语交流的苏丹难民,他独自从老家到喀土穆上大学,在冲突爆发后选择了逃离到埃塞俄比亚,辗转十来天被送到这个中转营地暂居。尽管居住条件简陋而拥挤,雷丁却已感到满足。
苏丹难民 雷丁: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们必须一起居住,一起承受,彼此分享物品。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九天,他们把我带到了这里,没有告诉我任何安排,但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可供睡觉的垫子、水、食物。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帮助我们,我在这里很开心。在这里你不会听到枪声,没有武器,你是安全的,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在采访的最后,雷丁向记者提出请求,希望能够通过媒体跟仍在苏丹老家躲避战火的亲人问好。
苏丹难民 雷丁: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都好,希望战争快点停止,每个人的生活都能安全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