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系列报道㉛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省委政法委联合南方网、南方+、粤学习客户端推出《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各地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引领带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法治乡村。
日前,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农办、省司法厅、省民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确认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的通报》,其中阳江阳西县织篢镇大泉村与岑村村凭借其在基层法治实践中的卓越表现和显著成果,被确认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在2023年阳江15个“民主法治村”中,织篢镇成为唯一“花开两朵”的镇。
2023年以来,织篢镇以省委政法委、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驻镇帮镇扶村为契机,对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明确法治乡村建设28大项工作任务51项具体指标,各村对标对表创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找差距,扬优势,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通过机关联乡村的上下联动、党建促振兴的创新机制,织篢镇将依法、用法、普法三者紧密结合,打造出大泉和岑村这样的农村基层治理新典范。
大泉村位于阳西县织篢镇东面,共有8个自然村,共675户3458人。岑村村位于织篢镇东南方,共有9个自然村,共有609户2951人。在大泉和岑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依法依规充分践行民主成为维护乡村秩序的重要基石。
大泉村委会“五室合一”开展调解。
以民主凝聚人心,以法治促进和谐。在推进依法治村过程中,大泉和岑村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狠抓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环节,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形成全过程规范的良好局面。
大泉和岑村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议事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多数人意见作决定。
“近期,村里想对困难户和老党员进行慰问,在名单筛选上,我们是下足了功夫。”大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朝侵说。
王朝侵说,慰问名单是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进行的,村委会内部先做讨论和情况核实,然后提交两委讨论,并且对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现在我们的财务管理制度非常规范,1000元以下的支出由村支书签批,1000元以上的由村两委会议决定,1万元以上的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王朝侵介绍道。
除了遵守党纪国法,大泉和岑村还特别注重乡规民约的建设。自古以来,两个村都是尊师重教,民风淳朴。大泉村有个24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由何氏开村始祖恬斋公所建七间大围屋、横屋、炮楼等合围而成。
岑村“五室合一”调解现场。
时至今日,在司法部门的帮助下,由村法律顾问指导修订的以讲信修睦为原则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民民俗、婚姻家庭等方面,依旧成为村民们相处的准绳。
实行民主法治常态化,保证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处理村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等事项都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阳光透明的村务公开形式,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约,有力推动了两个村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
“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这是大泉和岑村在矛盾化解上的工作成效。
多年来,两个村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关键在于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对社会矛盾进行摸底排查,跟踪调查,把矛盾解决在一线。
就在上周,岑村几个村小组代表和一户村民因土地补偿问题产生了纠纷,双方一度关系紧张诉诸法庭,在村委会“五室合一”调解室的努力下,双方握手言和,田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欣然接受了调解结果。
据岑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关开柯介绍,做好民众的纠纷,关键就在一个“理”字。由于各家有各家的“理”,如何把“理”字平衡,就要靠调解室的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调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通过组建“五室合一”调解队,当地以人民调解员、律师、志愿者、老村长、退休干部等为主,活跃在乡间田野,给村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让村民认识到守法护法的重要性。
通过强化法治力量,织篢镇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为村民解答法律问题、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以来,为群众提供法律答疑24次,引导法律援助16次、办理公证事项6次。
同时,岑村在省委政法委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实行了乡村治理的“积分制”,通过工作队、村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公平公正考核,适当给予粮油、水杯、脸盆等实用生活物品奖励,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民主法治村建设的积极性,为村务公开、村民提升法律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以来,村民们不仅深刻了解了法治的重要性,也让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很多。”关开柯说,“有事在村里解决”已经成为村民的共识。2023年以来,大泉和岑村接访案件28宗,化解案件26宗,化解率92.8%。
去年8月初,一场精彩的送法下乡文艺晚会在大泉村广场举行。
晚会充分融合艺术、文化和法治,用小品《我不要彩礼》释法反电信诈骗,用快板说唱《民法典》,用白榄演绎《法治宣传 利国利民》。在晚会中,主持人与群众热情互动,采用一问一答一奖品的形式,激励群众学习农村违法建筑、土地违法承包、电信诈骗、治安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等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广大群众沉浸式参与到法治文化活动中来,以达到普法更精准、更接地气。
2023年8月3日,大泉村委会剑泉村送法下乡法治晚会。
像这样的晚会,织篢镇已举办多场。为了法润人心,织篢镇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建设“党建+法治”文化广场,开展法治进村讲解、组织普法知识讲座、舞蹈晚会、说唱反诈骗、阳江白榄讲法治、培训法律明白人、建立法律咨询平台等形式,切实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时,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党支部结对大泉村委会共建,省委政法委综治专项工作处党支部和扫黑除恶综合处党支部结对岑村村委会共建,在共建过程中,结合各处室职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做好指导,发动社会资源助力两个村全面创建法治乡村、平安乡村。
共建以来,织篢镇及大泉、岑村两村的普法宣传和阵地建设有声有色。2023年大泉村法治文化广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提升,进一步丰富了法治文化的内容。
大洲村法治乡村宣传长廊。
各种宣传法治文化的标牌矗立在法治广场,不仅装饰了环境,更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化、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营造出浓厚的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村民法治观念的提升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值得关注的是,大泉和岑村联合当地教育资源,通过进校普法,将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当中,共同打造了一个扎根于青少年教育的法治沃土。普法队伍在学校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法治课程与活动,确保法治精神得以在青少年的心中根植、生长。
随着乡村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大泉村与岑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显著增长,并且双双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录。坚定走法治道路、扎实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在两个村取得了成功实践。
来源:“广东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