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搭积木一般,钢材在工人手中拼接出框架,然后吊起传递给下一个人加上房顶、窗户……房屋就此成型。“一切都有条不紊,就像汽车生产的流水线”,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云刚这样形容模块化集成建筑生产线。24小时轮班下,八千个工人一天可以生产300个模块。这些模块通过水路快速妥善地运到香港搭建起来,成为了抗击香港第五波疫情中起到重大作用的社区隔离设施。
唐云刚还是习惯把社区隔离设施叫做方舱医院。不过在疫情过去之后,这些设施的用途可能不再是医院。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近日宣布,当疫情缓和后,部分设施或有潜质改为过渡性房屋。
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启德、竹篙湾地块隔离设施项目均按照永久性建筑标准设计施工,验收也是按照香港标准严格执行。在疫情平稳后,这两个项目既可以作为香港后备医疗设施,也可以就地或搬迁作为过渡性房屋。这些未来的过渡性房屋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又是如何兼顾速度与质量的?近日,南方网、“今日香港地”记者走进广东海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大家直击前线源头工厂——
支援香港是拯救生命的光荣任务
本次香港第五波疫情中,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海龙”)承担了8个中央援建香港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唐云刚介绍,“在接到任务后,中建海龙立刻开启了双线作战。”一方面,6个临时方舱医院项目迫在眉睫;另一方面,2个永久性隔离设施项目也要同步推进。作为最主要的方舱模块供货商,中建海龙总计需要提供超过两万个模块,5万张病床。
“时间紧,任务量也非常大,同事们都是拼尽全力。”唐云刚说,工厂24小时运转已经成了这段时间的常态,同事们都已经习惯没有周末休息。“有的同事甚至一天工作15、16个小时,困了就去休息一下,第二天继续上班。”
这一切,都是为了支援香港,尽快缓解疫情。“从来没有听到同事们说过一句怨言,大家都把支援香港当作拯救生命的光荣任务。”唐云刚眼中,同事们永远在以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处理工作。
“还有许多党员同事,在工作中更是身先士卒,表现得特别积极。”中建海龙的同事们告诉记者,共产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工作中表现得更为拼命。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宗军,作为援港抗疫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一听港口货运不畅连夜赶到现场协调解决;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援港抗疫项目临时党支部副书记赵宝军,带着团队奋战生产一线,最多一天完成668个模块化箱式房屋供应;广东海龙项目三组经理黄皇,为了竹篙湾和启德的项目在大湾区内不同工厂整日奔波,从2月26日项目开始到4月底的行驶里程达到2.1万公里;安徽海龙采购副经理林雅婷,为了尽快支援项目,主动申请提前结束产假
正是因为这么多人的拼尽全力,才使得香港的社区隔离设施项目如期完成,仅用19天时间完成了香港6个临时社区隔离设施的模块化箱式房屋供给任务。如今,他们正为竹篙湾、启德的永久性模块化集成建筑项目而继续奋战。启德、竹篙湾地块隔离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于11个火神山,共要用到超过17000个模块,钢材总量超过56700吨。“任务确实重,但我们会尽全力与香港市民一起抗击疫情。”唐云刚说。
“独门秘笈”助港抗击疫情
“建设中的启德、竹篙湾地块隔离设施项目采用了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建造,所以建造速度比起传统建造方式要快非常多。”唐云刚说,模块化集成建筑也正是中建海龙的“独门秘技”,“模块化集成建筑我们可以说是最专业的,也是国内唯一研发出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和钢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核心技术的企业。”
据了解,模块化集成建筑是集成了建筑、结构、水电、装修一体化的新型装配式技术。每一个模块是独立的结构体,其内部已经在工厂完成了机电、装修等大部分工序,施工现场只需完成模块吊装、管线接驳和拼接位的装饰处理等工序即可交付使用,因此建造时间大大缩短。“我们曾经只用了12天时间就建成一座7层永久建筑的酒店样板楼。”唐云刚说,钢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具有稳固、可拆卸特点,可运至其他场地按不同的使用功能重新组合,二次使用率可高达90%以上。
除此之外,模块化集成建筑体系还“把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唐云刚说,工厂内完全采取流水线作业,工人们只需呆在自己的工位上负责自己的工序,房屋模块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业品一样快速地组装生产完成,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的生产线,应该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模块化集成建筑流水生产线。”唐云刚不无自豪。
据中建海龙介绍,这种“一体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模式,已成功应用于健康驿站、学校、医院、办公楼、展厅和酒店项目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北部都会区规划时表示,业界正积极采用组装合成法,而组装合成法的本质是数量越大、效益越高。用特区政府公帑兴建的建筑物,除非得到特别许可,否则一定是用模块化集成建筑。香港大学的研究显示,与传统建筑法相比,此方式的施工时间上缩短30%至50%,建筑成本上最少减10%,工地生产力提升100%至400%。
“我们要做规模最大、难度最高、工期最短、质量最硬的全模块化集成建筑应急项目。”中建海龙的同事们说,他们相信,竹篙湾、启德两个模块化集成建筑项目未来能支持香港居民的长期居住使用,即便作为住房也完全符合香港建筑标准。
为香港民生“四战香江”
为香港建造模块化集成建筑应急隔离项目,对中建海龙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在这次第五波疫情之前,他们早已“三战香江”。2020年以来,中建海龙已先后完成了香港首个新建检疫隔离中心——香港鲤鱼门紧急防疫隔离中心SiteA&SiteB,香港首个大规模检疫中心建筑群——竹篙湾检疫中心1B及3B,全球首个全模块化集成建筑负压隔离病房传染病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项目。
“在支援香港建设模块化集成建筑应急隔离项目方面,我们可以说是经验丰富。”唐云刚说,他还记得2020年“三战香江”的香港鲤鱼门紧急防疫隔离中心项目。这是香港首个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建设的防疫项目,也是中建海龙在香港的第一个模块化集成建筑应急隔离项目,被誉为“港版火神山”。从2022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海龙公司55名管理人员、502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施工,历时45天完成352个箱体的生产、装修工作。该项目还获得了2020年度的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发对布鲁奈尔大奖优异奖。
数次援港,也为支援香港第五波疫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动态调整应急项目的组织架构、战力调配、资源汇集、多式联运、关务通达、地盘吊装、交付运营等方面,我们逐步锤炼出一套针对应急项目的战法。”唐云刚说,这次支援香港建设方舱医院,中建海龙已经能迅速而有经验地调动资源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小组,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相信,第五波疫情必然会被战胜。”唐云刚说,待到疫情过去,永久性模块化集成建筑还可以继续留在香港作为房屋使用,希望能为香港民生继续发挥作用。
采写:南方网记者 李心迪
剪辑:南方网记者 李乔新
统筹:王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