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彦瑾)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我国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全球25岁以上人群卒中终生风险为24.9%,不同区域和国家存在差异,中国人群风险最高,为39.3%。
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
据广东省中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尤劲松医生介绍,随着卒中发展,人体脑组织损伤快速而不可逆,需快速评估和治疗。有效时间窗内越早治疗,患者预后越好。(点击查看直播回放)
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关键
尤劲松介绍,在缺血性卒中发生过程中,动脉每发生1分钟的闭塞,就会导致200万个神经元的死亡,如果动脉闭塞超过10小时,则相当于26年正常衰老过程中预期的神经元消失数目。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尽快解除动脉阻塞(血管再通)和恢复大脑血流(再灌注),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并改善疾病转归。
如何快速识别卒中?尤劲松提醒,当发生脸不对称口角歪斜、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等症状应当引起警惕,当有突发症状时应当立即拨打120。
尤劲松表示,构建卒中急救生命链可以极大改善卒中预后。通过院前发现识别症状-拨打急救电话后转运至医院-院内急诊分诊-检查评估诊断并完成治疗决策-给予干预措施-及时收入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或进一步或转诊血管内治疗的过程即可完成卒中生命链建设。
当某区域存在多家可提供静脉溶栓的医院时,应当选择可提供更高水平治疗的医院,而非就近求医。
如何把握黄金时间窗
为此,广东省中医院建立了“无缝隙”救治通道24小时在线接诊卒中病人。这是华南地区首家开设神经急诊的中医院,依据卒中发生后的时间不同,评估静脉溶栓的适应症确认相关治疗方案。
研究表明,3小时内使用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治疗获益是风险的10倍。而卒中发生后到院时间越早,静脉溶栓相关禁忌症则越少。在溶栓后24小时内,必要时需要影像学评估颅内是否有大血管闭塞。
因此,应对脑卒中,快速识别是第一步。此后,最好于3小时内将病人送到医院。静脉溶栓应在4.5小时内完成,越早则效果越好。机械取栓救治在24小时内都有机会,但越早则效果越好。“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每快一秒,病人就多一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