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卢永根:“布衣院士”的家国情怀

2019-04-04 06:35 来源:南方网 杜玮淦 陈芳庭 姚瑶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组委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永根撰写的颁奖辞。

  89岁的卢永根,潜心学术,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稻基因库;担任校长,为华南农业大学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省吃俭用,却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支持我国农业高等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70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员,卢永根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党和祖国紧密相连。他无数次说,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

  倾其所有▶▷向母校捐资880多万元

  2017年,卢永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他和夫人毕生积攒的88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母校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谈到为什么捐出巨款,卢永根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饱含着深情。实际上,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他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他的首届学生。学术上,卢永根也紧跟丁颖的步伐,传承学术思想: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是卢永根曾在一个笔记本扉页写下的自勉的话。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卢永根顶住压力,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打破了人才断层困局和论资排辈风气。

  赤诚底色▶▷病房里组建“临时党支部”

  2017年9月6日,卢永根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仍然按月交纳党费、过组织生活。十九大召开后的第3天,“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专题组织生活会。他说:“听完总书记的报告,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老党员,深深感受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热火朝天求发展的强烈愿望。”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1941年,就在他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香港沦陷,卢永根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在乡下时,卢永根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他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

  在乡下待了将近两年之后,卢永根返回香港读中学。此时,他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老师,受其影响和教育,逐渐从一个青少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高中毕业,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就这样,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香港仔”成为了年轻的革命者。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原因,卢永根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杜玮淦 陈芳庭 姚瑶 通讯员 方玮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