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当家,要抓大企业。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树立制造业当家的鲜明导向”,其中包括全面提升当家企业优势,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等。
如何抓好“大企业”,为“广东制造”注入更多澎湃动力?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源浩,腾讯党委副书记、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沈丹,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广东公司总经理姚志强等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郜小平
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
南方日报:广东如何抓好“大企业”,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向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的方向发展?
黄源浩:抓“大企业”,要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力强这一独特优势。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行业龙头企业要踊跃攻坚产业链发展最底层、最难的部分,提升关键领域和环节的国产化率,同时要将视角和触角延伸到海外,深度参与乃至占领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高端。
姚志强:建议完善市场机制和竞争政策,让生产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可以并购重组其他企业,让创新意识更强、创新试错与调整机制更健全的企业获得更多资源和空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老树发新芽”。
将“卡脖子”难题变为创新课题
南方日报:广东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沈丹:广东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领域短板。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腾讯为例,我们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数字技术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大自身科研投入的同时,持续加强与产学研各界的协同,在技术、资金、人才、平台等多领域打造共享创新生态。
黄源浩:科技企业必须全力以赴把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最核心环节,将“卡脖子”难题变为创新课题。
姚志强:企业可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充分利用外部研发共享资源,发掘自身研发潜力,通过创业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国内外高技能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要通过培养、延揽、重用、激励,发挥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在关键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助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南方日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东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黄源浩:机器视觉是制造业智能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可为高附加值、高效率、高精度的先进制造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建议加强工业视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打造一批工业视觉在不同行业类别、不同应用场景的优秀案例并加以推广,助力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推动制造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姚志强:企业要主动拥抱数字化,让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行为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同时,要加快培育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完善数字化生态下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也期待广东涌现更多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帮助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沈丹:广东制造业处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未来,腾讯将继续发挥数字连接器和产业助推器作用,立足企业实际需求,助力企业跨过数字化转型的“隐形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