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太空三人组”出差90天 离不开中大团队这一项技术

2021-09-21 06:45 来源:南方plus 马立敏

  “北京明白!” 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结束了在空间站组合体三个月的工作和生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在轨作业场景。航空航天学院供图

  “出差”太空的90天里,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内健康多彩生活、圆满完成工作,这离不开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张小虎带领的飞行器图像感知团队研制的成果——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该软件顺利完成了航天员运动学特性测量实验。

  今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入轨,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12号飞船进入太空并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长期在轨驻留。由于微重力环境会导致航天员运动学特性发生变化,因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在轨实验研究,获取航天员在轨操作及活动中的运动学特性数据及其变化。而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突破定量化测试技术,研发适用于在轨测试环境的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

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示意图。航空航天学院供图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张小虎教授带领的飞行器图像感知团队承担了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研制任务。该软件通过安装在天和核心舱内的图像数据采集单元完成在轨多相机标定、航天员在轨舱内活动多视角RGB-D相机数据的同步采集,为运动特性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团队深入分析在轨测试环境约束,针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提出的测试需求,迭代优化系统设计方案,历经两年时间,突破多路图像数据并行采集及实时压缩存储、深度相机阵列在轨标定等关键技术。为确保系统在轨运行的可靠性,团队在系统设计中严格执行航天质量标准,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地面测试与验证。截至目前,3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利用本软件顺利完成了航天员运动学特性测量实验。

  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切实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建设工作,依托航空航天专业背景,鼓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研究,涌现出大量兼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实现飞跃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马立敏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