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小波委员:传递乡村振兴与科教兴国一线声音

2023-03-02 07:53 来源:南方日报 马立敏 刘汉能

温小波。受访者供图

  作为专家学者,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小波努力将科研做在大地上,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水产养殖产业中;作为副校长,温小波牵头推进学校发展规划、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以建设一流学科和师资助力“双一流”建设。

  今年,温小波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他说,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他将胸怀“国之大者”,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关注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等领域的内容,传递好一线声音。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温小波长期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努力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一线,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成立,温小波团队作为该研究院的骨干研究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展青蟹的种质资源开发、苗种繁育和工厂化养殖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以期解决南沙青蟹养殖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青蟹是南沙的地理标志产品,把青蟹养殖产业做优做强能够增加养殖户收入,实现南沙青蟹品牌富农目标。”温小波说,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做研究要立足实际问题,把研究做在祖国大地上,才能实实在在推进产业发展。

  用技术为农业产业发展赋能,温小波积极助农扶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去年开始,温小波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参与广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对点帮扶肇庆市鼎湖区莲花镇,该镇主打产业为水产养殖,养殖面积达两万亩。

  走街串户、进场下田,与养殖户多次交流……深入走访调研之后,温小波发现,当地渔民主要养殖鲮鱼、草鱼、鲫鱼等常规鱼类,但科学的养殖技术比较缺乏,效益相对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温小波联系专家,先后组织了养殖模式、水质调控、养殖鱼类病害防控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要让当地老乡能够听得懂、学得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温小波特意邀请了有养殖经验、有实战技术的专家来做培训。

  “只要我们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就一定能助力广东的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温小波说。

  关注农业高校人才培养

  建设农业强省乃至农业强国,需要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支撑。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农业大学正着力推进新农科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农人”。

  温小波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正牵头推进“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同时,瞄准高层次农业专门人才缺口,依托农业硕士8个招生领域,实施高层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实行“基地—学校—基地”三段轮训式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农业硕士+”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我们将坚持科技、产业、教育各类要素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理念,持续深化实施农业硕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温小波说,要强化产教融合培养和专项培养,依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园等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着力培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

  成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温小波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建言,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深入农业基层一线 认真倾听群众心声  

  作为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温小波有着多重身份。

  当他走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交流时,他是亲切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当他进入实验室做研究写论文时,他是严谨的学者;当他作为副校长时,他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组织推动者。

  成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温小波也在思考,如何为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积极建言献策。他说,要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

  南方日报记者 马立敏 刘汉能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