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陈佩勤:心怀温情 她为万家守护和谐灯火

2023-07-06 21:33 来源:南方网

  自古以来,清官难断家务事。

  但陈佩勤却似乎找到了破解之策,她说:家事纠纷要 “法结”“心结”一起解,才能让人心和善、社会和谐。

  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但陈佩勤却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要常怀温情之心,尽司法之力,方能得万家之和。”

  来自粤北乡村的陈佩勤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成为一名法官后,她扎根基层,深耕家事审判领域,创新了家事审判多项新机制:牵头成立“一站式”反家暴工作小组,联合设立“山茶花”婚姻调解工作室,融合创设“花好月圆”花系列家事审判品牌,发出全省法院首份《探望权自动履行承诺书》……连续五年,她承办的家事案件中,有超过一半成功调解。

  “案号不是冰冷的数字,每个案件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我愿用一缕缕温情,去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面对家事审判的难和繁,她深情地说,“我心疼每个案件里爱而不得的夫妻、老无所依的父母、痛苦选择的孩子……”

  案子结后

  孩子多了一对爱自己的父母

  “广州是一座充满温度的城市,在陈法官身上我感受尤为深刻。”这是一封来自上海的感谢信。

  信的作者张某是一名“心里受过挫伤”的父亲。

  2015年,孙某因生活困难将两岁的小兰送给上海没有子女的张某夫妇抚养,他们对小兰视如己出。四年后,孙某突然反悔,将小兰强行带回广东,张某夫妇心如刀割:孙某夫妇不认情就算了,四年来与孩子建立的舐犊之情说啥也不能说忘就忘得了啊!

  为了讨回孩子,张某夫妇不远千里追到广州,一纸诉状将孙某诉至花都法院。

  陈佩勤接到案件后发现,由于双方未办理收养手续,孙某作为亲生母亲带回孩子并无不妥,从法律层面来看,张某夫妇的诉讼请求很难得到支持。但从情感方面来看,张某夫妇抚养照顾孩子四年,与孩子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出发,找到情与法的平衡点,才能做到事心双解、案结事了。”陈佩勤没有急忙下判。

  小兰已经六岁多,最近四年在张某夫妇的养育下身心健康,陈佩勤首先考虑的是要让小兰能够保持快乐成长。

  于是,陈佩勤从母亲的角度向孙某阐明,张某夫妇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同意抚养小兰至今四年多,不管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都付出了很多,小兰能够像现在这样健康快乐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养育,如果强行要回抚养权,既是对张某夫妇付出的不公,也不利于小兰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陈佩勤也与张某夫妇说明,孙某带回孩子并不违法,要从有利于小兰成长的角度从长计议。

  在陈佩勤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解下,双方关系由最初的剑拔弩张到逐渐缓和,孙某从一开始的极度抵触、扬言投诉,到与张某夫妇达成和解:同意张某夫妇定期看望孩子,小兰认张某夫妇为“干爸干妈”,同意一起努力把小兰抚养长大成人。

经陈佩勤劝解,孩子母亲与养父母和解

  小兰多了一对爱自己的父母,得到了双重的爱,案子也得到圆满解决。

  一件家事纠纷的顺利化解能够让当事人感受到城市的包容、司法的温度,陈佩勤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她说,“每个难以决断的案件背后都有当事人的心结,我们要用心、耐心地将法结、心结一起解,才能让人心和善、让社会和谐。”

  消除兄弟隔阂

  助九旬老人老有所养

  91岁高龄的郑老伯育有两子,由于小儿子早逝,郑老伯夫妇多年来一直与小儿媳同住,帮助小儿媳照顾几名儿女。

  老伴去世不久之后,郑老伯不慎摔倒,加上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慢慢地生活几乎不能自理,需要人全天候照顾,期间,小儿媳都对郑老伯悉心照顾。

  后来,小儿媳的身体也出现不适,照顾郑老伯心有余而力不足,郑老伯希望大儿子能履行赡养义务,与小儿媳轮流或请人照顾他。

  对此,大儿子满是委屈,表示自己也已60多岁,体弱多病,全靠妻子照顾,况且父亲早年偏心弟弟一家,帮弟媳带大几个孩子,应该在弟媳家养老。

  面对大哥的推脱,小儿媳则认为公公多年前已行动不便,她照料公公近十年,现在也该轮到大哥大嫂了。就这样,兄弟两家寸步不让,经村委会多次调解也一直僵持不下。

  无人照料的郑老伯含着酸楚的泪水,一纸诉状将大儿子小儿子两家告到法院。

  接到案件之后,陈佩勤清醒认识到案件的紧迫性:事情一天不解决,郑老伯的身心健康就多一分伤害。

  陈佩勤立刻前往村委会、当事人及邻居家中了解情况,并请村委会暂时协助照料郑老伯。

陈佩勤主动引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机制化解高龄独居老人赡养纠纷

  面对郑老伯的无助无奈和大儿子小儿媳之间的推诿,陈佩勤认为:“老人在最无助的时候向法院起诉,不仅要把案件结好,更要把事情办好,这样老人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考虑到郑老伯年事已高,独自参与诉讼存在诸多不便,陈佩勤便主动联系检察机关,说明郑老伯属于弱势群体,符合支持起诉条件,希望在本案中引入支持起诉机制。就这样,检察机关很快参与到案件中,为郑老伯提供法律咨询、协助收集证据、出具支持起诉意见书等。

  与此同时,陈佩勤还与检察官一起给郑老伯的大儿子夫妇和小儿媳讲解法律规定,告知他们弃养、遗弃行为需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法检两家的合力调解下,他们终于被法理、情理所说服,认识到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最终兄弟两家放下隔阂,约定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轮流赡养郑老伯,让其无忧无虑、安享晚年。

  这个案件的案结事了,是陈佩勤用心为群众解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陈佩勤牵头六家单位成立“一站式”反家暴工作小组,联合民政部门设立“山茶花”婚姻调解工作室,提炼整合家事调查、心理疏导、案后回访等九大家事审判机制,融合创设“花好月圆”花系列家事审判品牌,创新家事审判工作模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大格局。

  保护探望权

  决不让孩子心灵受到二次伤害

  去年,在一个离婚案件中,陈佩勤问原被告的未成年女儿小玫:“如果爸爸妈妈分开了,你想跟爸爸还是妈妈?”

  小玫睁大眼睛望着陈佩勤,在她手上一笔一划写下一个“坟”字,她说:“从小就是外婆管我,她到坟里去了,再也没人爱我了,我谁也不要跟。”

  听完小玫的话,陈佩勤强忍着泪水,她能深刻体会到小玫选择的背后,是隐忍的泪水和刻骨的伤痛,在今后的漫漫长夜里,她需要独自疗伤、救赎童年,那一刻陈佩勤的心是撕裂的,她不仅是一名家事法官,更是一名母亲,希望天下父母不要再让孩子做这样残忍的选择题。

  在陈佩勤的调解下,小玫父母均同意离婚,小玫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可探视孩子四次。但在探望问题上,双方都有顾虑,父亲担心离婚后探望孩子受到阻挠,母亲则担心父亲会利用探望孩子的时机把孩子藏匿。这样的顾虑,陈佩勤在办案中见得不少。

  “父爱与母爱对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没有孰轻孰重之别。当事人双方配合行使探望权,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陈佩勤思考着。

陈佩勤向离异夫妻发出广东法院首份《探望权自动履行承诺书》

  为预防离异夫妻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二次伤害,陈佩勤在梳理经办案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向小玫父母双方发出了广东法院首份《探望权自动履行承诺书》,探索预防离异家庭探望纠纷的新招数,有效破解“探视困境”。

  在播撒希望和爱的路上,陈佩勤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前行。她始终秉持小岗位有大作为的敬业精神,坚信守护家庭安宁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装着关爱孩子就是守护未来的大爱情怀,甘之如饴、不懈探索,用公平正义传递司法温度,以真心真情守护万家灯火。

  人物简介

  陈佩勤,女,广东连州人,1988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2011年7月入职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先后在民事审判三庭、狮岭人民法庭、花山人民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花山人民法庭(集中审判家事案件)负责人、一级法官。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6次、调解能手5次,获评花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