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快速识别是否为港人的办法之一,除了“穿搭标配”外,就是看购物车上有没有行李箱。“毕竟花了时间和精力,如果不买多些回去,感觉划不来。”
经过三年的疫情封关,大部分港人的消费观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喜欢就近消费,因为物美价廉。”
随着港币兑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使得港币在内地的购买力上升。这也意味着,深圳的低消费,对于港人来说更加划算。
快速识别是否为港人的办法之一,除了“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的“穿搭标配”外,就是看购物车上有没有行李箱。(陆晓/图)
现在每个月初,赵宇豪会开着车,载着一家三口从香港出发直奔深圳。一个月一次的“深圳扫货”,他们基本上能“满载而归”。
自2023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以来,驾驶单牌私家车“北上”的香港居民数量持续上升。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9日,经该站查验的出入境“港车北上”车辆已突破50万辆次。
而“北上”的港人,则在全面通关后,将深圳推上“流量王者”宝座。
住在深圳福田口岸附近的王文婷,总能一眼就辨识出港人的“穿搭标配”:在家附近的山姆超市,王文婷经常能看见他们将日常用品放满购物车。
在精打细算上,李丽芳很有经验。每次到深圳购物,总能省到不少钱。她在香港组了一个“师奶团”,每逢周末搭乘专线巴士,一起到深圳“血拼”。而章佩婷每周总要乘坐地铁来深圳两三次,吃饭、逛街、做美甲,是她的“例牌节目”。
对于这股热潮,曾在内地待过多年的香港人简耀宗发现,在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北上深圳攻略”帖。就连深圳各大商场的空调温度,都被港人做成一张统计对比表。
在深圳人黄米妮印象中,福田和罗湖吃到了“第一杯羹”。随后,前海、龙华、南山、宝安等区也加入“阵营”。
香港入境事务处统计显示,2023年香港居民“北上”达5334万人次,平均每人7.2次。而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港人北上、港车北上,更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吃喝玩乐,港人更爱往深圳跑”
在深圳开出租车的单师傅,每到周末都“特别忙”。他从罗湖口岸、福田口岸拉上来深圳购物的港人,赶往各大商圈。“拉都拉不完”。
“70后”李丽芳每周末过深圳前,总会列出张“购物清单”。上面有她要买的面包、孩子喜欢的零食、老公用到的洗发水,以及一周所需的肉菜、生活用品。
22寸的行李箱,李丽芳每次都要带上。逛超市时,行李箱被放在购物车的底层。每次买完东西结账后,她把商品分类,按最大到最小分量,依次有序规整放进行李箱。
“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李丽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快速识别是否为港人的办法之一,除了“穿搭标配”外,就看购物车上有没有行李箱。“毕竟花了时间和精力,如果不买多些回去,感觉划不来。”
入境香港时,新鲜时蔬可以直接通关,但生肉、鸡蛋、海鲜则不允许。
李丽芳有时候会去盒马鲜生超市买大闸蟹,她要求将其蒸熟后,再装进行李箱带走。在香港,一只150克-250克左右的大闸蟹,大约为97元-230元(注:文中涉及金额均为人民币)。但在深圳的盒马鲜生,一只煮熟的大闸蟹大约是50-60元左右。“质量差不多,但价格便宜何止一半”。
除了超市,李丽芳还打听到,福田农批市场的东西很地道,价格更便宜。她喊上一帮左邻右舍,组了一支“师奶团”。批发市场距离深圳湾口岸不太远,有很多卖干货的铺面。
“师奶团”喜欢在这里淘货。海竹头石斛、干贝、陈皮、莲子、百合,是李丽芳的最爱。“有些干货是香港没有的,有些价格还比香港便宜约20%-30%。”因为性价比很高,李丽芳每次都会多买些,带回香港煲汤。
《深港两地消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港人在深消费的业态中,餐饮消费占比达九成以上,其次是购物与休闲娱乐类的消费。(陆晓/图)
和李丽芳有计划组团不同,在香港长大的“95后”章佩婷经常一个人去深圳。
她的“例牌节目”有时是吃顿晚饭,有时是美容或者买些日常用品,晚上就回香港。有时周末“不知道吃什么”,章佩婷会特地坐港铁到深圳“吃一顿好的”。
罗湖的金光华广场、福田的深业上城、南山的万象天地,都是章佩婷的打卡地。
除了吃美食和购物,章佩婷还喜欢做美甲和种睫毛,“香港的人工成本高,按摩、美甲、理发、洗牙等服务行业,价格通常比深圳高两三倍。比如,同样的材料做美甲,在香港要花280-550元,而在深圳只要150元,且服务质量高很多。”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深圳美甲店店主发帖称,“店里天天都有港客。”也有些美甲店特意在帖文标签中,加上“香港”“香港美甲”等关键词,还会附上从口岸到店的交通指引图。
章佩婷的一些朋友们喜欢到深圳看牙。不管是三甲医院还是私人口腔医院,治疗项目价格约为香港的一半。
深圳的物美价廉,在内地生活多年的曾耀宗深有体会。
20元左右,就能在深圳喝到一杯“喜茶”,但在香港门店,产品售价则普遍在30元上下。
人均100-150元,可在深圳吃上一顿海底捞。而在香港,人均消费在230-280元左右,这还不算10%的服务费。
“吃喝玩乐,港人更爱往深圳跑。”曾耀宗说。
香港入境事务处统计显示,2023年香港居民“北上”达5334万人次,平均每人7.2次。而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港人北上、港车北上,更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陆晓/图)
2024年1月5日,《深港两地消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港人来深圳,更偏爱的消费场所多为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占比分别为78.10%和60.00%。同时,港人在深消费的业态中,餐饮消费占比达九成以上,其次是购物与休闲娱乐类的消费。
南方周末记者也发现,在深圳欢乐谷、深圳市儿童乐园、深圳野生动物园等热门景区,都能看到不少来深圳“遛娃”的港人。
赵宇豪一家便是如此。他的儿子总对深圳欢乐谷很“着迷”。
每个月初,赵宇豪会开车载着一家三口直奔深圳。上午先是去山姆、开市客等大型超市囤货。午饭去商场里“搓一顿”,下午再带着儿子去游乐场玩,晚餐后才开车返港,结束一天的行程。
赵宇豪发现,深圳有很多免费的大型公园,酒店空间也比较宽松,很适合全家游。他还在网上看到不少港人写的“深圳遛娃攻略”帖文,赵宇豪准备“按图索骥”放在接下来的出行计划里。
“一小时生活圈”
“港珠澳大桥上限速是每小时100公里,通过时间大概需要半小时至40分钟。”
赵宇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前他想要开车进内地,只能申请粤港两地车牌。自从2023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后,他申请了临时入境机动车牌证,香港单牌车可直接进入内地,不再需要有内地汽车牌照,并可多次入出广东。
通关流程上,赵宇豪直言“非常丝滑”。
在车辆经过车体检查后,“一站式”车辆通关系统,自动读取赵宇豪驾驶的车辆和证件、指纹等信息,约20秒左右,就可以顺利通行。
按照规定,“港车北上”获批车辆每次入境内地后,可连续停留不超过30天,每年在内地累计停留不得超过180天。
有意思的是,港澳的汽车油费向来被称为“黄金油价”。
3月12日,中石化香港官网上的最新数据显示,中石化超级汽油和中石化汽油价格分别为23.4元/升、22.3元/升,其中含税5.5元/升。
而在内地加油,则为92号汽油平均油价为7.98元/升。
为了节省开支,很多港澳车主热衷“北上加油”,赵宇豪也不例外。
他有时会在距离港珠澳大桥的珠海公路口岸不远处的加油站,给汽车加油。为了不让汽车受到损耗,赵宇豪通常会选择把油箱加到80%满。每加一次油,大概可以行驶两个星期左右。“遇到会员有优惠时,每升还可以多便宜几毛钱”。
比起其他的交通方式,虽然自驾游让赵宇豪觉得方便,但有时会遇到“停车难”的问题。
相较于内地车牌的不同,香港车牌在尺寸、样式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区别。有时深圳的一些停车场系统,并不能对所有香港车牌都自动识别,这让赵宇豪有些无奈。
除了港车北上,港人来深圳的交通方式和通勤时间,已变得多样化。
作为香港资深动画电影导演,简耀宗经常需要在内地、香港来回跑。
有时候工作太晚了,精疲力尽,简耀宗不想乘坐地铁换乘。在某社交平台上,人均184元起,就可预定七座等类型商务车,直接上门接送,往返内地、香港。
于是他经常喊上同事,预定一辆小车,从深圳出发,途经深圳湾大桥,半个小时内就能到达香港。
而在香港油尖旺区,每到了下班晚高峰期,总是很热闹。
晚上六点钟一过,章佩婷就背上包包,走到距离公司最近的港铁柯士甸站。这趟地铁中途只需要在红磡站换乘,就可到达深圳罗湖站。整个过程只需一个小时。
而李丽芳的家距离口岸更近,只需坐20分钟港铁,就能直达罗湖口岸。
她的很多“老闺蜜”想要去深圳购物,大多都会坐由香港跨境巴士运营商开通的“专线巴士”,直达深圳福田、龙华等山姆会员店,全程1.5小时。还可返程回香港,票价30元到90元不等。
“感觉距离更近了。”赵宇豪感慨,再也不用把宝贵的假期时间,都浪费在赶路上。
一些香港旅行社嗅出商机,趁机推出一天“东莞+深圳扫货游”,团费只要90元。
李丽芳还特地去了解过。但她发现,团费只是起步价,不包括付予随团领队、当地导游、司机的有关服务费。每逢周末,团费也会有所浮动,提高至110元起。
深圳龙华开市客Costco购物专线,方便港人直达商场购物扫货。(宋亚萌/图)
从“南下香港”到“ 北上消费”
黄米妮是“深二代”。2019年以前,她身上随时都带着港澳通行证和八达通、港币,如果知道香港有打折活动,随时就过关去“扫货”。
那时候,大到奢侈品、黄金,小到奶粉、保健品,黄米妮都会选择香港购买。她还要帮妈妈把无碘盐、水果和各种生活用品买回来。“有些东西到香港买,才放心”。
老家在广东汕尾的王文婷,由于从小到大爱看香港“翡翠台”,因此也学会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她在学生时代就喜欢到香港买化妆品,价格总比在内地要实惠些。
在港货消费热潮的年代,还催生了港货代购行业。
在王文婷的微信朋友圈里,曾添加了不少“港代”。无论是日常用品、药品,还是化妆品、电器等,都可以找他们代买。在罗湖口岸,黄米妮总是能一眼分辨出“代购人”,同样是拉着行李箱,背着背包。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港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前段时间,王文婷偶然间发现,那些以前做香港代购的人,微信朋友圈发的内容已经转为“深圳山姆代购”。
在章佩婷的印象里,香港旺角有一家很大的药店,早年店里总是有很多内地来顾客和代购。但前段时间,当她再次经过时,那家药店少有人光顾,甚至已经变成“杂货店”,开始兼卖其他日常用品。
有一次,黄米妮像以前一样,拉了个行李箱到香港,打算买些化妆品和包包。但去了才发现,还没有购物软件上便宜,“回来后箱子基本上还是空的”。
自此,黄米妮就很少专门到香港购物。
反倒是港人更爱北上了。简耀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以前身边可能只有两三个朋友,会有北上消费的习惯。但2023年通关后,每到周末,不少朋友都约他到深圳玩一玩。有时周末打电话给朋友,听到的回答大部分是,“我现在在深圳”。
在章佩婷的生活圈里,那时身边的朋友并不会特地选择深圳消费。但经过三年的疫情封关,大部分港人的消费观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章佩婷举例,即使一个人在香港的普通小店吃饭,也要花费55-65元。就连香港商场里的火锅,两个人起码要花费900元起。而在深圳,火锅只要200元左右,就能吃到饱。
同样吸引人的还有深圳唱吧、水疗、按摩等娱乐休闲项目。
“香港的人工贵,场地也贵,深圳相对比较便宜。”简耀宗说,他经常和朋友在深圳连唱4小时的KTV,打折后只要一百出头,性价比高。
赵宇豪认为,和香港相比,深圳不仅有价格上的优势,服务态度也很加分。
有一次,赵宇豪和孩子去吃火锅。其间店家送给孩子各种小礼物,中途服务员还时不时出来跳舞。“这样的待遇,在香港不太可能遇到。”赵宇豪说,点同样的菜品,在香港至少要花费550元起,另外可能还需要支付10%的服务费。且香港餐厅的服务员一直处于忙碌状态,更不会有这种娱乐服务。
实际上,港人北上热并非新现象。
“客观来说,是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暨南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常乐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18年那会儿,每个月平均也有六七百万香港人北上。
不过,对于“港人北上”的热潮,常乐认为是深圳抓住了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以及各大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渲染作用。
“就好像突然大暴发一样。”他说,内地很多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及高品质的消费体验,都让港人眼前一亮,就开始“一传十,十传百”,蔚为潮流。
相对于早年的“港代”热潮,“深代”在这两年逐渐兴起。
在社交平台上,不同的代购者有不同的价目表。如一百元以内的东西收15-20元,200元以内的东西收20-30元。如果带重物或占空间大的东西,还需要额外收费。
从“深代”们晒出的帖文可以发现,代购商品五花八门。其中以内地网红奶茶、糕点、卤味、新鲜水果等最为常见。在深圳买好东西后,代购者会沿着香港地铁线,送到各个站点交接。
不过,章佩婷觉得“深代”有时并不划算。
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香港用平台叫外卖餐,便宜的60元左右,贵的90元左右,还要附上9-18元的跑腿费。整体的价格跟代购者的价格,“基本上差不多”。
李丽芳也爱算账,她每次从深圳返回香港后,总要算这一趟“又省了多少钱”。除去交通往返费用外,每次少则能省500元左右,最多则可以省上千元。
章佩婷则觉得“根本省不了钱”,因为在深圳总能发现很多新奇的东西,结果越买越多。她每个月还会预留出约5000元人民币,专门用来内地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两地的交融,在更细微的地方发生。
赵宇豪发现,很多内地餐饮品牌,纷纷进军香港。黄米妮进地铁站,看到深港公交地铁,已经实现了乘车扫码互联互认互通。简耀宗观察到,如今去香港旅游的内地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购物消费减少,喜欢“探店”。
数据显示,2023年访港旅客入境人次约3400万,内地旅客占近八成。同年,国际物业顾问仲量联行公布的报告指出,内地旅客在港旅游及饮食的比例增加,购物的比例减少。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称,“旅客的需求有所变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买’”。
两地的交融,在更细微的地方发生。深港公交地铁,已经实现了乘车扫码互联互认互通。(黄米妮/图)
“香港赚钱湾区花”
香港有不少本地超市和进口超市,但暂时还没有大型会员店。
上世纪90年代,全球知名的大型超市集团家乐福宣布进驻香港,不过面对其他超市的竞争,连亏四年,2000年彻底撤出。
“香港地方没那么大、租金贵。”简耀宗分析,“如果开了大型超市,即使同样的产品,价钱也会因为其他成本因素而变高。”
在香港,章佩婷算是“幸运儿”。
她租住在父辈申请到的政府“公屋”。即政府以优惠的租金,将房屋租赁予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内有三个房间,面积约500尺(相当于约46平方米),每个月只需支付约3400元的租金。
这对章佩婷来说,住房减轻了大部分生活压力。
“大部分香港职场新人月收入约1.1万元,起码要工作三年后,工资才可能破两万。”章佩婷坦言,在旺角、深水埗等区,仅租单间房,房租起码要六七千元。如果家里没有买楼,也申请不到公屋,高昂的房租已经占据年轻人工资的一大半。
每天中午,赵宇豪会去买可以自选两道菜的盒饭,拿回公司吃。相较去茶餐厅吃饭,吃盒饭可以便宜30元。“生活压力加上近年全球经济情况不明朗,不少港人出现了‘消费降级’的情况。”他说。
随着港币兑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港币在内地的购买力上升。这也意味着,深圳的低消费,对于港人来说更加划算。
赵宇豪的“记账本”里,每个月在香港拿2.5万元的工资,生活日用品、吃饭、汽车加油费等大部分开销都在深圳,他笑称,这真的是“香港赚钱深圳花”。
“宜居宜业宜游,是大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常乐表示,实际上“宜”字对湾区居民而言,某种程度看也是“移”,即相对自由流动。
当前,湾区人口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流动速度频度加快,再加上交通方式更加多元便捷,往返时间大大缩短,离“宜居宜业宜游”最终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发自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