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台风命名:为什么有的遭永久除名?

2023-08-02 23:20 来源:南方周末 张田勘

  自从2000年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截至今年已经有59个台风被除名。在2023年台风委员会召开的第55次届会议上,有9个台风名字被提议除名。

  在5号台风“杜苏芮”接近尾声时,第6号台风“卡努”正向华东沿海靠近。“杜苏芮”之名由韩国提供,指一种猛禽,已经是第3次被使用;“卡努”之名由泰国提供,意为菠萝蜜果,已被用过4次。

  台风起什么名字,看起来是小事,但实则大事,它关乎人们是否认真防御台风。如果尚未谋面,称一个人为魔王或仙女,人们的心理感受是大不相同的。首先会从名字判断是男性还是女性。其次,从名字和性别上可能判断对方是严厉、凶狠还是温柔、可爱。这些心理预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采取什么应对态度。

  对于猛男的名字,人们会认真对待,甚至还有一些恐惧,对于淑女的名字,人们会感到美丽温柔,因而放松警惕。台风命名亦如此。

  总体而言,台风命名既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严谨的科学内涵;既有一些重要原则,还有一些禁忌和避讳。

  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98年召开的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其中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每个成员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成员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从2000年1月1日起按顺序循环使用。

  台风命名的重要原则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中文名由2-3个汉字组成,名称要易于媒体传播,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良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台风名称有海葵、银杏、风神、杜鹃、木兰、悟空等。由于一年一般有20-30个台风,140个名称约5-6年循环使用一次,因此“杜苏芮”和“卡努”分别使用了多次,这也意味着这些名字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台风命名也有禁忌。如果台风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提议将此名字从台风命名表中除名,或者“永久命名”给这次台风。除名造成的台风名字的空缺由相应提名国家或地区的台风委员会提出新的名字来代替。

  从2000年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截至今年,已经有59个台风被除名。

  2022年2月23日-25日,台风委员会第54次届会议决定对2020年的5个台风除名,分别是:黄蜂、莲花、莫拉菲、天鹅和环高,因为它们都造成了重大损失,替换它们的是西望洋、琵鹭、紫檀、简拉维和班朗。其中,2001年5月12日被命名的黄蜂登陆菲律宾后,致5人罹难,54人受伤,并造成21.8亿比索的损失。

  2023年3月7日,台风委员会召开第55次届会议,有9个台风名字被提议除名,除名的提名数量史上最多,分别为,菲律宾建议除名7个,包括2021年的康森、雷伊、圆规,2022年的鲇鱼、马鞍、奥鹿、尼格;韩国建议除名轩岚诺,英国要求除名马勒卡。替代的名字还在拟议中。其中,2022年4月10日生成的台风鲇鱼造成菲律宾214人死亡,132人失踪,8人受伤,经济损失约22.7亿比索。

  中国大陆提供的台风名称中,首个被除名的是2005年的龙王,由海葵代替。龙王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近百人死亡。2019年8月8日利奇马台风在中国造成巨大灾害,也被除名,代之以竹节草。

  随着防范台风实践深入和发展,人们发现,台风命名还涉及更深层次的科学和文化范畴。其中涉及人们对台风名字而产生的对台风是否高警戒,抗灾物资是否备足,抗灾行为是否充分。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美国抗御飓风的救灾历史时发现,如果飓风的名字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就会影响抗御飓风灾难的有效性,从而使得飓风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会很大。飓风中温柔的女性名字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台风、飓风都是热带气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中心风力一般达到12级以上、风速达到每秒32.7米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或飓风。区别在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为飓风。另外,发生在印度洋上的中心风力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又称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本质相同,只是位于不同地区而拥有不同名字。

  在历次大西洋飓风灾难中,以女性名字命名的飓风造成的伤亡比以男性名字命名的飓风造成的伤亡多达5倍。平均而言,一个以男性名字命名的飓风会导致15人死亡,而一个以女性名字命名的飓风则会导致42人死亡。原因是,人们在面对一个女人名字的飓风时会有意无意地掉以轻心,以为这样的飓风并不可怕,从而让风灾途经路线上的人更少采取提前躲避、逃离的措施,也不充分准备抗灾物资,进而导致较大伤亡。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自1953年开始首次使用人名命名飓风,第一个人名飓风是爱丽丝,此后一直使用女名,直到1979年首次引入男人名字鲍伯。如今,世界气象组织也“男女交替”地采用6张人名表给飓风命名,每6年循环一次。每张表上的人名按照首字母顺序从A到W(26个字母中除去Q、U、X、Y、Z)排列,每年21个。

  但是,以男女交替命名的飓风却把性别印象带入到对飓风强弱的解读中。研究人员向346名志愿者提供飓风的名称信息,然后请他们预测飓风的强度。结果显示,大多数志愿者认为,男性名称的飓风奥马尔、马克罗要比女性名称的飓风费伊、劳拉等更具杀伤力。

  而且,在几次模拟测试中,志愿者在“男”飓风到来前撤离飓风路线,而在相同环境中,“女”飓风没有让人们得到足够重视,一些人并不撤离。不过,中性名称飓风的受重视程度居中。这表明,尽管以女人名字命名的飓风事实上很强大,但美国人听了这样的名称后却以为其并不强大;以男人名字命名的飓风尽管不强大,但听到这样的名称,人们却以为其很强大。

  这项研究提示,人们会依据飓风是“男名”还是“女名”来判断其破坏力,如果是前者则会认真对待飓风,如果是后者,则以为飓风比较温柔,威力不大。典型的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墨西哥湾沿海地区,造成1800多人死亡的重大灾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次飓风的名字是女人名,人们掉以轻心,如果用男人名,伤亡或许可以减少一大半。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都有可能因为台风的名字而减弱或增强对台风的防范。在台风的命名中,一则人们往往希望台风名字文雅、和平和温柔,希望台风不能为各国带来麻烦;二是台风命名又有盲盒效应,人们并不清楚每次台风可能会造成什么损失,而且台风命名表是早就排好序的,名称循环使用。因此各国多选择以自然美景、动物植物来为台风命名,而且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飓风命名还会用女性的名字,也意味着温柔、可爱、和平。

  无论是命名台风还是飓风,除了中性名字外,都会用一些温柔、美丽、平和的名字。那些寓意美好、以自然美景、动物植物命名和以著名女性名字命名的台风、飓风,如嫦娥、百灵、爱丽丝等,显然不太会引起人们对灾害的足够警惕和关注,反而会让人们以为这样的台风、飓风像嫦娥、百灵和爱丽丝一样娇柔、美丽、温顺、乖巧,甚至浪漫和温馨,如此,有可能影响防灾和抗灾。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