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清远等地
◎本文责编∕李焱鑫
乘风先活水,破浪好行船。
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发力乡村振兴,走前人未行路,就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广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一大特色,是尤其注重基础性制度建设,尊重基层创新实践,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推出了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而在试点突破、全面铺开的活水背后,是放开手脚、先行一步的制度源头。
活水
初冬的水西村,五色水稻田长势正好,清澈的溪水环绕在村中。
位于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的这个村庄,一片清新气象。
可多年前,这里曾是臭水横流的“垃圾村”,耕地丢荒严重,土地细碎情况突出,经营效益低。由于村里组织化水平低,村民自治效果不明显,村中事务无人问津,村中矛盾纠纷时常发生。
不仅是水西,当时广东许多乡村都有这样的通病,治理体系以行政村自治为基础,村民小组一级普遍没有设置党组织,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2012年底,清远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水西村以“三个重心下移”为契机,相继成立了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经济合作社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各种农村基层组织,实行农村民主自治,打开了乡村发展的新局面。
水西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从村民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入手,清挖村前水塘淤泥,清拆破旧泥砖房,建设村文化广场、文化室,开展村中建设工作,为村民办事释疑。2015年,水西村首个农业产业项目300亩大棚芦笋种植成功落地,五色水稻田、金花菊基地、蛙稻共生园区、清新优品博览园、精品民宿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在水西村集聚发展。
“这几年,水西村通过发展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有了工作,满足了核心诉求,并通过‘土地租金+固定工资+年底分红’的方式,为村民增收。”水西村村民理事会副理事长刘逢明说。
刘逢明2013年放弃珠三角高收入的工作,回乡带动乡亲们发展稻米、无花果等产业。短短几年时间,水西村从一个省定贫困村成功脱贫,蝶变为“网红村”。2019年,村里扶贫产品销售额达1355.9万元,直接带动超600户贫困户增收。
这些年来,清远市推行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自治重心下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农村综合改革,“清远经验”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这只是广东农村综合改革的一个生动样本。
在梅州,蕉岭县2013年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出台省内第一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2016年,蕉岭县用不到1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97个村、10.78万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确权,建起了“十里荷塘”的莲子基地、淮山基地,在绿色农业的基础上还崛起红色文旅课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江门,新会区今年4月开始创新试行农村积分管理项目,将村民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奖励方式调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村民在项目中收获奖励和宜居环境,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在佛山,顺德今年吹响了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号角,挺进农村改革深水区,全区10个镇街掀起新一轮村改热潮,计划今明两年总体完成村级工业园改造,建设智慧安全、生态集约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这是新时代顺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盘大棋。
在广东这片创新的热土,各地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走出了新路子,为农村综合改革带来了丰富实践的活水。
源头
这活水的源头,就是广东深入贯彻实施中央对于农村综合改革顶层设计,在制度上层层探索、层层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把推进农村改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贯彻党中央改革部署和要求,根据自身实际,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11年至2016年,广东11个市、县(区)主动承担了中央4个部委办6类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试点任务,探索创造了30项改革创新经验。其中,佛山南海区集体资产股份确权到户、“政经分开”改革,清远市承包地先自愿互换并地再确权登记颁证、党建和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等4项改革成果,被总结上升为中央政策文件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2015年中央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在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上,便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清远的“三个重心下移”经验,对基层放权,充分挖掘基层自治能力。
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明确强调,切实尊重基层干部群众主体地位、首创精神,积极发挥农村综合改革在统筹协调、体制创新、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释放改革政策的综合效应,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广东农村综合改革尤其注重基础性制度建设,尊重基层创新实践,鼓励大胆探索。
2019年4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与广东省政府在广州签署《部省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2年)》,将通过部省合作,共同推动广东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沿海发达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作出贡献。
双方今年8月发布了2020年工作要点,包括深化重点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建设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支持梅州、惠州、江门、清远市以及佛山市三水区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试点推进提供制度红利。
清渠
从源头活水,到渠清如许,就是从试点破题到全面铺开的过程。
纵向上,广东推进速度令人瞩目,重点关节各个击破。
农村承包地管理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部署,广东于2014年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在全省18个县和6个镇开展试点。2015年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2016年,广东全省被纳入土地确权“整省推进”试点。
确权之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通过公开透明的合法平台来进行。广东大力打造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市级平台12个、县级平台133个、镇级平台1372个,基本实现县、镇两级全覆盖,全省通过平台流转承包地面积369.32万亩。
今年8月召开的广东省农村承包地流转工作现场推进会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省力争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新增1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承包地流转省级奖补贴试点,示范带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横向上,各地市从点到面,形成特色经验。
东莞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现“互联网+”,成功研究开发“东莞村财”APP,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的同时,探索搭建金融机构与集体经济组织对接平台,推进村(社区)“租赁经济”向“投资经济”转型。中山市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改革活力,以新理念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引入“BOT”运作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惠州对内推动三产融合,向外拓展农业功能,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该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
灵活创新的机制是源头,大胆探索的试点是活水,广东全省各方面纵深推广经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程,就是这清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广东始终大胆开拓、进行制度创新,凝聚起基层的智慧与能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