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海I号”穿越840年时光“火”起来

从水下考古出发,不止于水下考古

2023-06-19 08:06 来源:南方杂志 影子

5月17日,“博物馆之夜”文艺展演在阳江举行。 梁文栋/摄影

5月17日,“博物馆之夜”文艺展演在阳江举行。 梁文栋/摄影

  作为世界明星级项目,“南海I号”整体打捞和全面保护发掘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代表着中国水下考古最高水平,“南海I号”也让广东成为中国水下考古发祥地。

  2023年“5·18”国际博物院日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下简称“广东海丝馆”)作为广东主会场,以东道主的身份成功举办了系列活动。活动促成“南海I号”6任考古领队重回故地,回顾中国水下考古筚路蓝缕的30多年,深切缅怀“中国水下考古之父”俞伟超先生。

  “今年恰好是‘南海I号’穿越时光840年,考古领队同台接受鲜花和掌声,场面温馨,令人动容,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的盛事。”广东海丝馆馆长冯兆发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活动突破了以往举办形式,为今后文博界创立可持续性品牌活动抛砖引玉,进行了大胆探索。

  博物馆之夜点亮“海丝星空”

  博物馆日的诗意表达

  “粤港澳文博界代表共聚阳江,只为这件大事!”互联网的热度持续高涨。

  5月17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阳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承办的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省主会场活动在阳江启动。来自粤港澳三地150多家博物馆、文博单位和企业的负责人近400人参加了主会场活动。

  从水下考古出发,不止于水下考古。5月17日,主会场举行启动仪式和博物馆之夜文艺展演。18日,主办方推出了非遗集市、文物鉴定、博物馆和文创参观鉴赏,打卡文旅游径等活动,通过陈列展览、社教活动、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更鲜活地亲近公众。

  博物馆之夜无疑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第一部分《海丝寻梦》,海丝之路原创曲目,以歌舞+情景剧的古典表演方式,反映波澜壮阔、横跨万里的时代沧桑和海丝文化底蕴。第二部分《船语》以诗朗诵的形式全面回顾总结水下考古人的奋斗历程,概括海丝文化的内涵。《船语》和粤港澳方言说唱《岭南文博美美与共》受到网友们的喜爱。

  两个作品都是冯兆发通宵写就。但创作灵感不是信手拈来的天赋想象,而是长期工作的论证。虽是新入行馆长,冯兆发曾在当地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和媒体打交道。他看到有关“南海I号”的报道或作品多是源于考古报告,强调文物物理属性,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研究阐释相对欠缺。“现代博物馆不能只有大楼和简单的文物陈列,文物的活化利用,讲好中国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冯兆发向记者讲述他的思索,“南海I号”核心文物是船体,陶瓷文物多数是民用产品非工艺品,何以号称“海上敦煌”?肯定不止文物的简单类比,还有更多层面的东西。透过表象去看沉船还有什么寓意?为何选择安放海陵岛?我们能从古船感受什么精神和力量?对此,他希望人们通过作品《船语》进行全新的解读,得到心灵的慰藉。

  冯兆发透露,节目视频、资料制作都是由馆内员工完成的。虽然制作不易,但得益于宣传得到文艺界、媒体的大力支持,让这些作品传播得更远。

  理清“三南”关系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新视角

  “通过南海窑址的考古发掘重新认识广东地区南宋时期被认为式微的窑业生产面貌,确认‘南海I号’和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代表的广州贸易港口出土相关产品来自该地区窑场,开创‘三南’(南海窑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遗迹和‘南海I号’)合作研究模式,为确定海上贸易商品产地、海丝沿岸贸易港口、海上航线、消费终端市场等,重构海上国际贸易网络,创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果,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模式。”在一个月前的广东博物馆,来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肖达顺这样自信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一天的活动中,“2022年度广东重要考古发现”发布。肖达顺代表团队作了名为《海陆联通—南海奇石窑和文头窑岭的考古工作与收获》的主题发言。

  “南海I号”沉船船载酱釉罐与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地层和佛山南海奇石窑出土的同类陶罐高度一致。为溯清源流,2021年9月初开始至2022年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同佛山市博物馆、佛山祖庙博物馆和南海博物馆,组成佛山南海窑址考古工作队,对南海区狮山镇奇石窑和里水镇文头岭窑展开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

  “南海I号”沉船物质文化反映了怎样的海洋文化生态?船上的日常生活又如何?金属、陶瓷和有机物等各种材质的船货或船上用品、个人用品又是如何反映当时南宋王朝海洋贸易活动背后的生产、运输、贸易和销售使用过程等?带着这些问题目的与目标,肖达顺和队友们开始探究。

  通过调查发掘实证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I号”出土的部分印文或印花酱釉罐都产自南海诸窑,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为确认“南海I号”曾从广州港离岸提供了关键性的实物证据。这为构建和复原更加完整、清晰、生动的宋代陶瓷生产、海外贸易、市舶管理等历史图景,讲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故事和广东故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本次发掘中还获取一批南宋外销瓷标本,初次认识到广州、佛山地区两宋时期窑业生产的布局以及源流和传承关系等,为广东两宋时期窑业考古面貌打开一个新局面。

  考古队分秒必争,迅速开展“南海I号”全面考古整理,尤其关注与南海诸窑生产的酱釉罐类似的“广东罐”的整理分析研究工作。肖达顺介绍,2023年考古队将重点组织“三南”研究专题的考古发掘简报和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在学术界打出广东研究的影响,同时计划在7月组织粤港澳大湾区多家文博单位联合主办“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召开“商品、港口、沉船与唐宋海上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推动相关研究走深走实,学习交流最新陶瓷考古和海上陶瓷之路研究的前沿课题、方法与技术。两年内整理出版南海奇石窑和文头窑岭窑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有计划有节奏地在全球海丝视野下考察“广东罐”广东省内外的生产、产品流通、消费使用甚至再次使用以及生产技术交流等问题。

  “有时间再来我们考古整理现场感受一下,窑址材料在西樵山下的南海博物馆,沉船考古资料在海陵岛。”采访要结束时,肖达顺对记者发出了邀请。

  文脉传承再出发

  打造水下考古新高地

  5月18日,在广东海丝馆二楼,“南海I号”博物馆科研实验室迎来了五名预约游客。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近距离地体验考古专业设备、文物保护、修复及科研工作。有游客激动地说:“我看到真正的实操,文物迷的梦想得到实现!”

  以往社会大众对广东海丝馆的印象是一家历史类博物馆、考古类遗址博物馆,但走进实验室,观众会认识到文物保护是多学科协同作战。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同记者解读道,博物馆在科技赋能下开展着各项理化实验,例如用离子色谱仪,物理化学方法去测定文物内部的阴阳离子,开展文物样品分析检测。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会以这样一种形式,影响到社会观众,并辐射到家庭教育中去。

  在开放文物保护科研实验室基础上,广东海丝馆还将发布“我在‘南海I号’学文物修复”活动。活动邀请热心观众学习瓷器文物修复,在文物修复师的指导下,接受文物修复理论学习,体验瓷器文物的拼接和补配。

  广东海丝馆具备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地的外部环境,据悉,旁边的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纳入一体化管理。广东海丝馆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将在考古保护科研、文物活化利用、文化研究阐释等方面推出新成果,也将与中国传统文化咪咕研究院共同成立相关机构,推出歌舞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发挥博物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看到,与广东海丝馆紧邻的广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建设,预计2024年中期落成对外开放。

  据悉,广东海丝馆的展厅将推出《船语》雕塑场景、丝路漫卷陶瓷画60米长廊、南广场水围堰大型仿古船陈列等系列工程,“南海I号”将成为传承千年、历久弥新的精神图腾。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通讯员/郭亨文 李剑 发自阳江、佛山

  ◎本文责编/张蓓蕾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