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驻镇帮镇扶村行动需要妥善把握好几对关系

2021-10-08 07:44 来源:南方杂志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

  ◎本文责编/蒋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就是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行动和创新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行动,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是巩固完善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创新探索,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兴,实现乡村五位一体和党建的全面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度推进、久久为功,科学设定强镇兴村的优先序、时间表、路线图,统筹用好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各种政策,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形成叠加效应,推动帮镇扶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相统筹、与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推动广大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此,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不仅要实现巩固好脱贫成果、发展好乡村产业、建设好美丽村镇、治理好镇村社会的“四好”目标,还要妥善把握好以下几对关系。

  把握好帮镇扶村与联县带户的关系

  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妥善把握好帮镇扶村与联县带户的关系。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本法所称乡村包括乡镇和村庄等。实施驻镇帮镇扶村行动,主要是推动乡镇和村庄同建同治同美,实现镇村同步振兴。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双轮驱动、互促共进。就是要坚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做到帮镇扶村与联县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农村低收入人口仍需精准帮扶。实施驻镇帮镇扶村行动,既要推进镇村建设发展,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持发展工作,通过建立健全产业链吸纳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低收入群体同步迈入共同富裕行列,实现新阶段“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

  把握好发挥优势与凝聚合力的关系

  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妥善把握好发挥优势与凝聚合力的关系。

  实施驻镇帮镇扶村行动,目的是集中各行业各部门分散的帮扶资源,通过组团结对帮扶方式,形成合力,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成一些当地想办而办不成的大事,解决一些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难题。组团的各个成员单位,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掌握的资源、资金、项目不同,思维习惯、工作方式、验收标准差异较大,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统筹协调工作。

  当地党委和政府及组团牵头单位要坚持从引导者、服务者的角度,充分发挥各个单位的自身优势,推动当地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加强资源整合,把党政机关的统筹协调优势、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市场优势、科研力量的专业技术优势、金融助理的融资监管优势、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既分兵把守,又合力作战,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各个项目工程落地见效,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

  同时,要善于用好“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万企兴万村”等平台,完善精准对接机制,加强政策信息服务,凝聚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把握好外部帮扶与增强活力的关系

  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妥善把握好外部帮扶与增强活力的关系。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对象,更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当前,造成部分地区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边缘化现象突出,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实施驻镇帮镇扶村行动,不仅要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角度,统筹推进外部帮扶与增强活力、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促进增收与完善治理各项工作,防止畸轻畸重、偏重一隅。要坚持系统观念、战略谋划,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工作。

  因而,妥善把握好外部帮扶与增强活力的关系,要把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党的领导+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骨干,各专门领域条例相结合的乡村法治体系,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要坚持把厚植乡风文明作为基础性战略工作,深入挖掘岭南特色农耕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深厚底蕴,让文化自信融入农民的血液中。要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通过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综合性多元化服务组织,把农民生产组织起来、生活保障起来、利益联结起来,构建乡村振兴的命运共同体。

  把握好全面推进与差异发展的关系

  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要妥善把握好全面推进与差异发展的关系。

  实施驻镇帮镇扶村行动,需要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工作。但是,各地发展基础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短板弱项不同,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例如,一些空心村需要通过搬迁撤并实现集约式发展,一些人口较多的中心村需要巩固提升,还有一些生态和文化价值比较高的村需要保护发展,不同的村庄对发展和建设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样建到底。

  因此,妥善把握好全面推进与差异发展的关系,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要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充分挖掘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村庄的价值,因地制宜推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服务需要。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愿望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解决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就业增收等问题,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扬优势,实现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