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大化村,画家们冒着酷暑进行《最爱乡间千般美,十里新城四季春》墙绘的创作。
“有些村民很关心我们画了什么。我会认真跟他们讲画里有什么、最终大概是什么样子。”后来,烈日当空时,常常有村民端几壶凉茶来给大家解暑。
随着乡村的振兴,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长”出一批网红村。走进一看,很多网红村的打卡点都有墙绘的身影。
为什么墙绘在乡村火了起来?墙绘题材如何选?墙绘进村,村民们欢迎吗?日前,《南方》杂志记者采访了在乡村画墙绘的青年画家吴焕松,见到他时,他正在为手上创作的墙绘因为台风天停工而发愁。交谈之间,他以一名带着艺术下乡村的青年画家的视角,讲起了一面墙壁背后的艺术与乡村的故事。
从装饰到审美
8月的粤东乡村,阳光烤晒了一天。临近傍晚时,土地的余热还未散去,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大化村的村民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家里的小孩来到大化小学门前玩耍。小学前的道路边,一幅长达25米的山水墙绘不光是村里的一道风景,更是当地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这幅作品名为《最爱乡间千般美,十里新城四季春》,由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的11名青年艺术家共同绘制,其中主笔之一就是吴焕松。
“现在越来越多的乡村选择用壁画、墙绘来进行美化。”吴焕松说。壁画墙绘的流行热度也给参与其中的美术工作者带来一个全新的头衔—“乡村墙绘师”。
墙绘在乡村的流行时间并不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乡村,越来越多人开始想办法美化乡村、点亮乡村。吴焕松也是其中一员。
吴焕松出生在海丰县的乡村,父母务农。在绘画上,对儿时吴焕松影响最大的是舅舅。舅舅画得一手好画,是村里的“乡土画家”。“我看着舅舅不停地画,我也拿着笔到处涂涂画画,心想长大要画得跟舅舅一样好。”他说。
2010年他通过自学考入广州美院油画专业,开始了专业的艺术学习。西方画派的风格融合国画、水彩等等,挑战不言而喻,但收获更多。大学充实而又自由的氛围,给了吴焕松广阔的成长空间。2013年,吴焕松跟师兄弟们连续三年参与广府庙会的艺术公益项目“艺术送福”,策划了“广府印象”速写作品展。
吴焕松在艺术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墙绘、壁画、涂鸦也热了起来,一些墙绘项目找到了他。第一次画墙绘是为一个设计公司的大厅墙体绘制3D画。至今,他已经为汕尾、广州等多地的数个村庄绘制过墙绘。
“乡村墙绘凭什么火?”在吴焕松看来,这离不开乡村的飞速发展。“最初,这些墙绘主要起装饰作用,可以让乡村焕然一新,是乡村扮靓的刚需。但随着村民的审美逐渐提高,慢慢地大家对墙绘的内容开始有审美要求了。”
挑战与接纳
画墙绘并不容易。吴焕松同《南方》杂志记者谈到最多的例子就是大化村的《最爱乡间千般美,十里新城四季春》,看似并不高深,但其实门道不少。在创作过程中,包括他在内的11名青年画家体会到其中的不易。
2019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大家来到大化村。为了保证如期完工,团队早早准备好墙绘的手稿,主题是美丽乡村以及当地的扶贫故事。
虽然团队都是绘画经验丰富的青年画家,但是从纸到墙的媒介转换,的确给这个11人的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有的人担心没在墙上画过,会不会把控不好笔。有的人担心大家有的画油画、有的画中国画,每个人的风格不同,画面会不会很不协调。
对此,大家进行了讨论,并确定好每个人的分工和负责的墙面。4月的乡村,烈日炎炎让人燥热不安。为了保证一周内完工,大家搭好棚,戴好遮阳帽,全力以赴开干。
“墙绘要做到虚实结合,避免太虚或者太过于写实。”大家先勾勒出大概的模样,边摸索边做,继续将整个画面的基调色彩涂好,而后分工铺色。
为了保证风吹日晒不容易掉色,团队选定了丙烯为颜料;因为墙绘面积太大,所以用滚筒铺色替代以往的毛笔“滚底色”;画得太薄太淡,不易保存,大家就一层层地叠加……随着墙绘有了进展,分工合作的“壁画师”们逐渐有了信心。大家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到了赋予墙壁新的生命力的挑战和喜悦。
墙绘与画家们所熟悉的创作形式不同,将画纸换为乡村内的一面墙壁,除了画材选择、画面构图、色彩风格、分工协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墙绘这种艺术创作就有了强烈的公共属性,像雕塑一样,首先传递的情绪和能量要是积极向上的,其次这面彩绘墙壁与村子整体形象要协调融合。
“有些村民很关心我们画了什么。他们是每天面对墙绘的人,这里是他们的家,所以我会认真跟他们讲画里有什么、最终大概是什么样子,他们很愿意跟我们聊一聊。”后来,村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来了一群画家,画到中午烈日当空时,常常有村民端几壶凉茶来给大家解暑。
事实上,画家们在艺术上有意识地对村民进行引导,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这最终换来了村民们对墙绘这一新事物的接纳和理解,事实上也将艺术的审美和元素悄然拉进村民的生活。
吴焕松觉得,所谓“艺进乡村、艺建乡村”,大概就该是这样的模样。
最终,以国画的形式、西画的绘画技巧,大化村的这幅墙绘呈现出有小桥、流水、渔船和人家的青山绿水长卷。画里有结合海丰文化的老厝,有现代化的乡村新貌,还有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扶贫故事。
乡村艺术一定是接地气的
最近,吴焕松不断往返于广州、陆丰两地,他的团队正在为一个新乡村的党史故事进行墙绘设计。
一间间农家房屋摇身一变成为有特色的精美民宿、曾经荒废的场所变为艺术展览馆、一条条村庄打造成为艺术村……美的力量如甘霖般滋润着乡村,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助力着乡村振兴。作为参与者,从农村走出来的吴焕松也有着一种“回馈乡村”的情怀:“当下的乡村格外需要艺术的加持。”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曾强调,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
正如吴焕松的感触,近年来,全社会对乡村的关注、对美的认知和需求推动着中国乡村的悄然发展。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碧街道上小溪村,90后的陈思宇开展了自己的墙绘计划,第一幅作品《小女孩》在抖音上就得到了近80万的点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曾表示:“艺术可以美化一个空间、一个区域,但美化的主题谁来出,是一个新的挑战。按我们的审美观念,把我们认为有意思的主题拿到乡村去,往往会和老乡的生活隔了一层皮,不接地气。我们要懂得倾听村民的心声,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变成他们看得见的美丽图画。这样一来,这些墙绘不仅能感动村民,对游客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
从最初的装饰需求出发,墙绘的普及和发展或许可以成为乡村人文和艺术含金量提升的一个起点。而这显然离不开像吴焕松一样的艺术工作者走下去,把艺术元素送进乡村的同时,也挖掘出那些沉淀在泥土下面的乡村文化宝藏—当晨曦或者黄昏时,务农归来的人们,路过一幅幅墙绘时,它们如同桥梁一般联通着村民和艺术—画中有乡村,画中有未来。
◎《南方》杂志记者/影子 发自汕尾、广州
◎本文责编/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