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如何破题

2021-01-04 06:51 来源:南方杂志 史成雷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新阶段,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怎么走?

  ◎《南方》杂志记者/史成雷

  ◎本文责编/刘龙飞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入新阶段,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怎么走?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多项建议。

  以产业协同发展破解要素自由流通受阻等挑战

  《南方》杂志: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未来应该怎么走?

  张仁寿:产业协同发展在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价值链整合产业布局、以整体效应规范产业有序发展的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人员双向流动难、要素自由流通受阻,各城市发展差异大、产业同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承载力或达上限、生态问题突显,产业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人才培养能力与经济发展地位不匹配等挑战,亟须通过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破解。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成立大湾区发展协调机构,该机构的成立和运作,应坚持三条原则:服从中央及有关部门领导,在“一国两制”框架内,不代替各市政府体制,主要承担跨市协调的职能。负责大湾区的规划、产业布局等宏观发展问题,明确“2+9”各市具体的合作重点和各自的产业分工与发展定位。

  二是研究签署城市间相关协约,解决开放共同市场、统一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利益协调兼顾和补偿、打破地区封锁等瓶颈问题。

  三是弱化行政界限,使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可以推动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方便全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各城市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对接,促进湾区内产业链、贸易链和价值链的互补耦合,最终实现大湾区内产业协同发展。

  四是借鉴国际经验和香港经验,将现有的自贸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片区扩大到整个大湾区11个城市,全面提高大湾区金融、产业、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合作,整个大湾区内全部或大部分进出口商品豁免关税,实行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和物流自由等政策。

  五是因应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更大的力度解决长期以来粤港澳合作的最大痛点问题“要素流动不畅”等。

  六是提升自贸区南沙片区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能力,将之打造成“大湾区创新中心”,在南沙创办“湾区斯坦福大学”和“湾区现代产业学院”,推动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

  七是提高对人才、创新等的激励,补齐高等教育和人才短板,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八是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

  强化大湾区会展产业协同发展

  《南方》杂志:从具体的细分行业来看,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如何落地?

  顾涧清:以会展产业为例。会展产业是衡量大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不仅是当代先导型服务业、大都市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就业和消费升级的晴雨表,具有高效带动性、集聚综合性、科技创新性、互动启发性等多重效应。对大湾区会展产业协同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会展业错位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大湾区会展业协商机制,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会展联盟。前期可从推动同主题会展错位入手,加强合作,形成良性竞争,进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会展产业分工,在展期、会展主题等方面实现错位发展。借助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和澳门的会议展览品牌优势,加强大湾区会展产业合作,实现差异化竞争,形成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会展业多轮驱动的市场格局。根据大湾区发展定位,通过各取所长,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会展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二是推动城市相关产业与会展经济有机融合。进一步梳理大湾区会展资源与产业规划,培育、壮大一批新型会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技术等领域,引进有先进办展经验和能力的优秀市场主体承办承接政府展会。利用一批品牌化的创新型会展项目,助力本地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会展业与其他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格局。积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特色大型会展,实现会展业发展反哺产业和城市发展。

  三是推动会展经济与城市形象营销的有机融合。坚持展、会、奖、节全链条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会商旅文信息互联、资源互用、渠道共享的整合联动发展的城市营销模式,增强公共资源对会展业的支持,营造城市会展经济的浓厚氛围,共塑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国际会展之都的新形象。进一步用好广交会的客商资源,推介宣传大湾区。

  四是推动会展经济中展览与会议的有机融合。推动展览与会议融合,做到展中有会、会中有展,通过会议为展览释放行业新思想、新技术、新风向,通过展览推动会议更接地气、更加务实,延伸会展价值链,推动会展业向质量内涵型发展。对接国家、国际组织,积极承接大型高规格国际组织会议。借鉴进博会经验,在广交会期间组织形式多样的专题论坛、衍生展等。面向全球,吸引民间学术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商会等各类组织在大湾区举办学术研讨、行业交流等论坛会议活动。

  同时,还要积极深化会展业的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把广州培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引导者

  《南方》杂志:大湾区城市如何发挥自身在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作用?

  陈池:以广州为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应该紧紧抓住实施双循环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主要抓手,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产业先导区”的建设目标,着力提升产业协同功能,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产业方面,广州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1.7%,房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及机场货邮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量处于引领大湾区发展的地位。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数控、精品钢铁、核电和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尤其是汽车制造业支柱产业领先地位明显。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在广州处于领跑地位。广州还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具备产业引领潜力。

  广州产业的短板主要有几点:产业结构偏离度高、抗风险能力弱,第二产业结构过分依赖汽车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滞后于经济整体的发展,目前在大湾区还不具备引领能力;金融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发展还不够匹配。

  提升广州产业协同的能力,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广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产业先导区”。牵头整合大湾区城市群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携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二是瞄准未来广州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的部分行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以数字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力。

  三是促进金融服务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加大力度发展数字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

  四是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技术储备力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在广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项目。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