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风拂南粤启征程

2020-10-30 08:34 来源:南方杂志 黄曦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当天下午,习近平在莲花山公园远眺特区新貌

  金秋十月,风拂南粤。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梦在即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

  广东人民须臾未忘。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考察就来到广东,在深圳莲花山,他向世界发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铿锵宣示。

  广东人民牢记嘱托。2018年10月,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广东视察,他勉励我们: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广东。从潮州到汕头再到深圳,从传统文化保护到企业创新发展,从写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文章到把经济特区建设得更好,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为广东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殷殷重托,声声厚爱。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广东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亲临现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广东领航定位。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广东必须把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嘱托和明确要求化作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苦干实干,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现新的更大作为,以走在全国前列的姿态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东方风来

  1979年4月,时任广东省委负责人向党中央郑重提出,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该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深圳、珠海、汕头兴办出口贸易加工区。邓小平听后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第二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施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广东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成立的经济特区。

  一袭改革东风吹过南粤大地,经济特区的诞生开启了这片古老土地发展的新征程:

  40年前,珠海从一个毗邻澳门的边境农业县起步,而今建成“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通用航空制造基地”“中国南方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等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探索经济特区发展,珠海不走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的传统发展道路,而是始终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协调共进,成功开拓一条创新型、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近40年前,汕头经济特区在龙湖荒滩呱呱坠地。汕头经济特区因港而立、因侨而兴,写好“华侨”这篇大文章,用好“海港”这一大优势,不仅在经济建设,而且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当改革的春风和广东人民创新的精神相结合,便是无数个“春天的故事”:

  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虎崖山下,开山炮硝烟腾起,如同春雷炸响神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蛇口建设者们的振臂高呼,成为改革开放的时代新声。

  2020年8月17日,深圳宣布成为全国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其中,5G基站密度国内第一,5G产业规模、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当年的“深圳速度”,如今的“深圳创新”,经济特区一次又一次为我们创造改革发展的新奇迹。

  而每逢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总是为特区、广东这片改革热土指点未来的航向: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邓小平给深圳的题词言犹在耳。当年4月30日,深圳国贸大厦主楼封顶,“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震惊世人。这是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力度的象征,代表着这个民族在进军现代化征途,追逐全面小康幸福生活中所能迸发出的最大能量。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1992年,邓小平在祖国南边的妙语连珠化为广东的精彩故事:从一片海滩和荒山发展出万吨级码头,从“三来一补”发展为创新驱动的世界级创新城市,深圳实现了从“速度第一”的一鸣惊人向“制度第一”的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在这里,首次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率先发行股票、首次取消票证、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次破冰商事制度改革……

  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重大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经济特区建设的现场,为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加油鼓劲,为广东这一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演绎指明方向,不啻为广东改革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送来新一股东风。

  曾是东方风来满眼春,而今满园春色关不住。经济特区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用于实践的必然结果。以经济特区建设为起点,我们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经济特区为窗口,我们将不断用新的发展成果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看似寻常最奇崛

  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创立全国第一个跨境园区、第一次引进外资建设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个率先、首次、第一发生在广东,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代名词。

  风起南方,最为人道。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广东的改革发展在全国具有示范性作用。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考察就来到广东。他说,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因为领先,所以示范;因为示范,必须走在前列。简单的道理中蕴含着广东的担当。

  1979年,清远首先在国有企业中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让奖金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极大提高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姓‘资’姓‘社’”的非议紧接而至。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顶住非议,推动“清远经验”在全省推广。

  当年的政治环境下,顶住非议的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姓‘资’姓‘社’”的政治关,是长期笼罩在广东和经济特区建设之上的桎梏。直到1992年,邓小平明确指出,“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由此一锤定音,让广东的发展建设驶入新的快车道。

  今天一项项看似稀松平常的政策举措,当年又往往都是在辗转反复中才得以定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诗句既是读张籍乐府的评价,何尝又不是他对主持改革个中酸苦的真情实感?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广东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长期以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全省干部群众正是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冲劲和闯劲,冲破了一个又一个禁区。这份冲劲,让改革开放的旗帜始终在南粤大地上高高飘扬。这份闯劲,没有辜负党中央的期待与重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广东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关键。而今寻常的道理,也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复探索中方能体会。

  回望历史,广东和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经历过数之不尽的难关。经济增速下跌、支柱产业转移、外来订单减少等,都并不让人意外。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果断跃入国际产业分工的“深水区”,凭借“三来一补”和“两头在外”,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新世纪以来,随着其他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崛起,广东原来的发展模式遇到瓶颈。及至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对以外贸为生命线的广东来说,更是惊心动魄的大考验。但广东牢牢把握“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推动实现发展动能的根本转换。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过程中指出,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40年来,广东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实现跨越发展,考验其艰,却显其能。

  改革开放的沧海桑田,广东最清楚;改革开放的酸甜苦辣,我们绝不会忘。正因如此,南粤大地上已经深深地刻上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烙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广东视察,那一声声关于改革开放的谆谆教诲,一次次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都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成为广东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感恩奋进再启程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深圳莲花山,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并在不远处亲手种下一棵高山榕。

  2020年10月14日,在同一片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当年幼榕,今已参天。曾经边陲小镇,一跃成为国际都市。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这是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有了党中央的举旗定向,才有了经济特区的持续繁荣,才有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40年来,广东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之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如果说改革是广东最鲜明的旗帜,那么党的领导便是广东改革最关键的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便是风高浪急中最坚定的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广东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新时代广东区域发展擘画蓝图坐标。前不久,中央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这是党中央首次为一座城市量身定做新时代的改革总纲领!

  付与春风最好的回报,是秋的果实。面向未来,广东要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实干笃行,推动总书记对广东新要求新期望落地落实,以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厚爱。

  前行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我们要继续一往无前、风雨无阻地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再启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作为外贸大省,广东发展难免遭遇逆风和回头浪。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全面扩大开放,把广东改革开放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回归初心,我们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在广东改革发展的每一个段落。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至上”的理念贯彻全文始终。“着力打造民主幸福标杆”,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定位里,“人民”的地位不可动摇。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集中全省7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建设,全省近6.5万干部扑下身子、扎根山乡,帮助2277个相对贫困村达到脱贫出列标准。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东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一次生动演绎。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今天,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广东要走出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实施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现新的更大作为,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交出广东答卷,以精彩的广东实践迎接建党10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

黄曦(《南方》杂志评论员、南方党建智库研究员)

本文责编∕李焱鑫

编辑:陈瑞然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