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专题推荐 2025上半年 > 恭喜发财——请到广东过大年 > 粤式年味浓

从“七剑客”到“七十剑客”,广东何以能?

2025-04-08 10:17 来源:南方杂志

  在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后,广东的“七剑客”也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我国机器人制造重镇,广东孕育了七大行业标杆企业——美的库卡、优必选、华数机器人、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巨轮智能,它们被业界誉为广东机器人“七剑客”。

  在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今天,广东的人工智能产业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争夺产业发展主动权的必争之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正是广东布局的重要棋子。

  不久前,广东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旨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说,广东的机器人产业是全国最好的机器人产业。不只是机器人“七剑客”,未来两三年可能会涌现出“七十剑客”。

  那么,广东该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风口?怎样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厚植沃土,从“七剑客”壮大为“七十剑客”,乃至催生更多“剑客”?

  人工智能时代已来,怎样抢抓风口

  从国外的ChatGPT到国内的DeepSeek、腾讯元宝、豆包等等,人工智能的发展目不暇接。

  博瀚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郭玮认为,DeepSeek的出现,搅动了整个AI,倒逼OpenAI等平台开源,实现资源使用优化和大模型平民化。之前,算力和模型成本制约了很多场景的使用;如今国内AI的平民化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算力、模型和工程落地成本。

  人工智能迭代速度非常快,不少广东创新型企业正顺应趋势加紧研发,抢抓风口。

  博瀚智能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公司,正在开发企业智能体数字员工。智能体是能自主学习、自适应和判断的AI应用,即能够根据新的变化自主动态学习、决策。比如最近很火的Manus,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想法,而是能将想法付诸实践、解决问题。

  去年以来,博瀚智能推出了工业领域的质量检测数字员工,能够根据产品变化自动学习检测,目前已经在富士康等头部客户落地,帮助企业从过去由人来检测变为由AI检测。郭玮介绍,今年计划推出企业服务数字员工,相当于企业版Manus。

  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华为、美的、小鹏等代表企业相关负责人上台发言,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方向。这也是广东重点发展的产业。

  人工智能发展飞速,在工业、服务业、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加速渗透;机器人在工业、农业、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前的机器人,主要是根据设计好的程序执行命令,学习、推理能力不足。而人工智能重点攻克的恰恰是自主学习和推理功能。

  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佛山市政协副主席、佛山大学二级教授唐冬生认为,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给统一起来,成为能够跟环境互动、采集数据、学习、判断、决策的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制造重镇的广东,在这方面应该加速抢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高地。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在唐冬生看来,广东工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诞生了一批无灯工厂,企业内设备、材料、环境等都数据化了,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很好的感知、互动的环境,可以更快地复制推广。制造业应用场景是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率先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广东靠什么

  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

  在人工智能领域,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在机器人领域,广东的工业机器人产量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了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从产业生态来看,广东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跟原本的优势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结合,产业链发达、产业生态丰富,特别是上下游的配套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杭州的机器人产业,很多配套就来自广东。

  从应用场景看,广东在制造业、商业社区服务、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养老服务、建筑、农业、教育、应急安全等各领域都能找到很多的应用案例。

《南方》杂志 叶石界 拍摄

《南方》杂志 叶石界 拍摄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深化发展,对产业上游的配套需求也急剧加大,跟上游材料捆绑越来越紧,对原始创新要求越来越高。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分析,所以广东还要继续发挥产业、市场和场景优势,在从全国乃至全球吸引原始创新上下功夫。

  如何继续增强研发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

  在唐冬生看来,可以加强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共同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从粤港澳三地来看,各有优势。广东的优势是AI赋能千行百业的场景多,机器人产业链完善。香港和澳门在国际化人才方面有很好的储备,特别是香港拥有世界知名高校,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有丰富的科研资源。

  “广东要借助港澳平台,将全球人才通过各种形式汇聚广东,跟广东的产业、市场优势产生化学反应。”唐冬生建议,比如可以推动龙头企业或者科研单位在港澳地区以研发中心的形式建立科创飞地,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策略,用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全球人才。

  如何塑造更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广东要抢抓“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机遇,如何在政策上发力?

  《若干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提出了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

  去年,广东还专门印发了《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接下来,关键是开辟更多的应用场景推动落地。

  在唐冬生看来,应当支持AI与家电、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融合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功能迭代,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深度挖掘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AI应用场景,落地一批可推广的示范方案和典型案例。比如在工业领域,可以遴选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培育为示范企业,创建一批示范园区,带动更多企业复制推广。

  新业态的发展,生态很重要。针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唐冬生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推进。

  一个是政府支持,对技术攻关、应用场景等采取事后补贴等多种形式,推动开发企业跟应用场景更好地结合,增强企业创新信心;二是行业努力,鼓励AI服务商、云服务商、投资人和AI应用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构建生态,共享发展效益。

  最近广东机器人领域的“七剑客”很引人注目。

  “七剑客”之一的越疆科技,是深圳先进院最早孵化的企业之一。越疆科技现在已经成长为全球出货量第二、中国出货量第一的协作机器人企业。从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到企业孵化、产品推出市场、企业上市,深圳先进院提供了全过程的支持。

  怎样催生出“七十剑客”乃至更多的标杆性企业?毕亚雷认为关键是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从政策角度看,首先是要体现普惠性,在创新团队刚起步的时候就给予充分的支持,而不是等到产品出来后再锦上添花。

  毕亚雷分析,从深圳先进院的经验看,要吸引创新创业力量,不是靠某个单一因素作用,而是要从各方面发力,比如具身机器人的发展,不仅涉及人才、科研、融资、产业配套,也包括应用场景等的支撑。

  “政策的作用是要让创新成果特别是原始创新在广东更容易落地。”毕亚雷说,这就需要从人才、科研、资金投入、应用场景等多方面来补缺,让创新创业团队能获得更友好的生态。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叶石界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