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亮“眼”!在“龙眼之乡”高州,解锁甜蜜密码丨漫话“百千万工程”

2024-08-12 17:43 来源:南方杂志

  开栏的话

  我为“百千万工程”添光彩,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省委机关刊《南方》杂志新媒体平台推出《漫话“百千万工程”》栏目,以漫绘报道形式展现“百千万工程”中的生动故事,及时呈现南粤各地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思路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第三十三期推出《亮“眼”!在“龙眼之乡”高州,解锁甜蜜密码》。

图片

  7-8月,高州龙眼又接“荔”新鲜上市。高州是农业大县,荔枝、龙眼、香蕉等“土特产”资源丰富,高州龙眼有着种植历史久、品质优、规模大、产业强等核心优势,种植面积33.04万亩,年产量22.73万吨。高州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年产量占广东的五分之一,约占全国的10%,被誉为“中国金牌龙眼之乡”。

  经过多年耕耘,茂名已有茂名储良龙眼、高州龙眼、高州桂圆干、高州桂圆肉4个区域公用品牌,以及8个与龙眼有关的“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产品。

高州储良母树。(来源:茂名发布)

高州储良母树。(来源:茂名发布)

清甜可口的龙眼。(摄影:陈冰青)

清甜可口的龙眼。(摄影:陈冰青)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走进分界镇学福村,村子房前屋后的龙眼树上,一串串浑圆的龙眼压弯了枝头。自去年11月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来,高州市分界镇学福村大胆先行先试,在村内建起了分界镇首个由党组织领办的村级合作社,联农带农,开辟出一条强村、兴产、富民的“新路子”,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

村民正在修剪采摘下来的龙眼。(来源:南方+客户端)

村民正在修剪采摘下来的龙眼。(来源:南方+客户端)

  龙眼刚刚上市,学福村一些村民就开启龙眼加工的工序。村民黄勇家门口,八九个村民正在用特质工具挑龙眼肉。细长的铁钩把龙眼柄根一翘,随着龙眼核的弧度一转,一颗晶莹剔透的龙眼肉就脱出来了。挑满一簸箕龙眼肉就送到后院的土灶里烘制,烘烤龙眼干的灶膛里不时传出柴火烧灼的细微声响。一个土灶能烤300斤桂圆肉。

  像这样不同规模的家庭龙眼加工作坊在学福村有120多户、专业加工合作社3家,一颗小小龙眼成了村民的“致富果”。桂圆肉年均产量1000多吨,年产值约8000万元。依托龙眼及其加工产业,学福村打造了电商一条街,建设了学福新村,农旅融合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3年11月,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近期,高州龙眼又接“荔”新鲜上市。(来源:南方+客户端)

近期,高州龙眼又接“荔”新鲜上市。(来源:南方+客户端)

  “电炉可以精准控制温度,成色更稳定,也避免了夏天烧炉烟熏火燎的燥热,更加安全卫生。”学福村村民何大姐家做龙眼加工七八年,家里有了小工厂的雏形。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有10多个工人在挑龙眼肉。庭院里设置了保鲜冷库,还置办一套龙眼挑选机,可以筛选出大小规格不同的龙眼进行分拣。何大姐直到收购了1000多斤鲜龙眼,才敢开炉烘干。

  按经验,10斤龙眼才能晒一斤桂圆肉,还有人工、用电、设备等成本,投入也不小。但桂圆肉属于药食同源产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加工后上货期时间比较长,易存储。村民看中了龙眼加工的高性价比,还是早早动手加工起桂圆肉。

  学福村下辖13条自然村,共767户3324人,从事桂圆肉加工的小作坊就有120多户。“村里还有桂圆肉加工专业合作社3家。”学福村党总支书记邵嘉豪说,去年村里桂圆肉年均产量达1055吨,年产值约8000万元。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分界镇素来有“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之称。2024年初,茂名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出,高州市分界镇要聚焦圩镇提质,强化科学规划,加快打造甜美分界。做好储良龙眼等“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育苗、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全链条升级,高标准打造“信”字号公用品牌产品。

  “将引导村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学习专业制作工艺和烘干技术,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入自动流水烘干设备等加工生产线,增设冷库,进一步增加鲜果保鲜、干果加工、贮存能力。”邵嘉豪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村里正在积极打好制作工艺的基础,积极发动更多的年轻人、新农人,回到村里就业,直播带货,把产品销售至全国。

  突破精深加工瓶颈

  龙眼酒、龙眼醋、桂圆参茶、龙眼罐头……目前,茂名市已经发展出30多种龙眼深加工产品,形成了包括糕点、茶、饮料等多种品类的产品系列。尽管龙眼的销售期仅持续一个月,但高州的龙眼却能全年供应。辛勤而朴实的果农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将龙眼的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

龙眼肉加工生产车间。(来源:南方+客户端)

龙眼肉加工生产车间。(来源:南方+客户端)

  “2023年,公司产出了500吨的龙眼干和1000吨的龙眼肉。”丰盛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何达为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公司引进并发明了多项先进的技术设备。其中,智能化的烘干设备能够减少约30%的能源消耗和约20%的成本;而第五代的自动去核机在效率上比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了10倍。

  在高州市柏桥村的丰盛食品有限公司,龙眼的香气四溢,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无菌车间内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有序地进行着挖龙眼肉、烘干、分拣和打包等工序。

  “要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精深加工。”广东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万忠认为,无论是荔枝干还是龙眼干,它们都只是初级加工产品,而经过精深加工的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有些产品甚至以克为单位计价,这就要求我们用工业化的思维来提升传统农业。

  据不完全统计,茂名市涉及龙眼加工的企业超过100家,家庭作坊超过5000家,年加工龙眼鲜果量超过20万吨,高州分界镇更是被誉为“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此外,茂名市还积极利用龙眼产区的资源,加强龙眼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充分显示了茂名龙眼产业的繁荣和对地方经济的重要贡献。

  电商一条街焕发活力

  踏入学福新村,一幅现代化的徽派村庄景象映入眼帘,白墙与黛瓦相映成趣。一条长达600米的电商街沿街商铺生意兴隆,村道整洁有序。在转角的小公园里,绿意葱茏,放学的孩子们和悠闲散步的老人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学福村在改造过程中吸取了珠三角城市城中村的成功经验,村民以统一的价格将旧宅基地及村内其他建设用地转让,为旧村改造提供了基础。此外,村里积极邀请在外的乡贤回归,共同参与改造工程,致力于将学福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项目。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学福新村不仅扩大了集镇规模,还成功塑造了具有徽派特色的优质居住区和充满活力的商业街。

  学福新村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动员了外出经商人士、在职及退休人员等,组建了一支乡贤团队,他们积极参与并支持所在自然村农房外立面的改造建设。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和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动协调解决矛盾纠纷,与镇村干部合作,有效处理土地界线、权属等问题,并完成了土地登记、产权明晰和赋能工作。

  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学福新村巧妙整合了72.5亩的建设用地。利用节约下来的约10亩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市场化运作,配套建设了酒店、国际双语幼儿园和街心公园,为打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基础。依托学福新街,分界镇还设立了农村电商服务站,学福村抓住了产业发展的机遇,统一规划、装饰和管理沿街商铺,引导客商销售农特产品,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成功构建了一条具有电商特色的商业街。

  电商一条街正迅速成为商业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已有两家知名快递公司在此设立了分支机构,与20多家顶级电商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本地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而且通过与本村乡贤的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这一转型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催生了近50家电商企业,为超过200名电商从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此外,学福村的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这一变革中来,他们在家门口开设了小商店和电商中心,销售各类土特产,实现了从普通村民到小老板的华丽转变。

  曾经的小村庄已蝶变为特色的优质社区,通过成立4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家食品公司以及4家果蔬合作社,不仅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收入,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文章:陈冰青

  漫画手绘:些芸儿

  实习生:秦嘉盈 赵婧瑄

  栏目统筹:陈冰青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