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04-05 07:18 来源:南方杂志 万忠 田璞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命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首先,强调了“优先”。要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其次,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二字内涵丰富,体现了脱贫攻坚胜利后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又体现了乡村振兴总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同步推进,还体现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需要全国上下共同推动实施。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突出。粤东西北土地面积约占全省70%,而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只有20%左右。同时,城乡在收入以及基础设施供给方面均存在极大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广东需要深入思考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农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广东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好“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实“米袋子”“菜篮子”,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是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广东的粮食自给率只有三成左右,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要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推进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广东丝苗米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南粤粮安工程”,支持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二是打好种业翻身仗。广东是我国种业大省,种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但还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不够、作物种子企业实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广东要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产业体系、治理体系“三大体系”,提升品种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依法治理“四大能力”,推动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强调质量导向,满足居民对食物的消费升级需求;广东省要把粮食产业、生猪产业等传统农业产业做优,将产品迈向中高端;把水产、茶叶、水果、花卉、蔬菜产业等特色产业做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四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做大,培优扶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等经营主体。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融合发展。构建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菠萝、荔枝、深海网箱养殖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

  五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攻关,突出发展完整产业链集成技术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广东须从研发主导产业农业机具、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等方面着力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率。

  乡村:补齐农村基础建设短板

  广东要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重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一是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源是粤东西北地区农村发展滞后。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二是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资金统筹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稻谷烘干机械化等设施和一批直接服务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田头市场。加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集聚涉农服务资源,提升为农信息服务能力。

  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抓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打造岭南乡村风貌带,建设精美农村。加快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原则,整合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等各种资源,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组团式驻镇帮镇扶村工程,统筹推进镇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推动欠发达地区镇村同步振兴。

  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广东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全面激发农村发展内在活力。

  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保障乡村振兴政策供给。完善农村各项产权权能,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承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城乡融合发展等农业农村改革工作,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按国家部署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实现行政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全覆盖。

  二是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政策举措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各级财政投入于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充分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财政支持政策的支农助农作用。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和支持“三农”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市、县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的自主权。完善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提高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密度。省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需求,涉农市县各级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振兴新增建设用地需求。

  衔接:平稳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

  广东要保持政策稳定性,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一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现有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实现动态清零,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自己走路”。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便利度和可及性,并为技能劳动者终身提升技能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全面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把乡村振兴推向前进。

  四是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完善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

  “十四五”时期,广东乡村振兴要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的生态优势,变短板为“潜力板”,推进传统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区域、城乡间平衡协调发展,塑造岭南乡村福祉家园、富饶秀丽大美广东。

  ◎万忠(广东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田璞玉(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博士后)

编辑:许萌萌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