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强是路径。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重点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南方》杂志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23年,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增长6.0%,全国占比超过1/6(17.36%),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广东文化产业为什么能“领军全国”?在新征程中广东如何继续保持多项“第一”?《南方》杂志进行解读。
规模总量全国领先
广东演艺设备制造“领跑”全球。
广东的文化产业规模不仅连续20年稳居全国首位,更以其庞大的体量和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巩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这里,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庞大,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星罗棋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额占全国近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出口格局。
目前,全省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08万家,占全国1/7。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2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先后有11家企业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认定。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2/5,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2个,形成以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为优势的文化出口格局。
产业体系完备稳固
本土文化孕育出知名动漫IP。
广东是全国少数实现文化产业全行业覆盖的省份,文化产业体系完备,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
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在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34万亿元,增长10.7%,占全国1/8。以内容生产为主的文化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9127亿元,增长10%。区域协同共促态势良好,珠三角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同时加强对粤东粤西粤北12市的辐射带动和帮扶支持,共同打造了一批工艺美术、动漫游戏设备及衍生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富有地方魅力的文化品牌。
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粤产文艺精品持续“上新”。
广东不断提升内容生产能力,舞剧《咏春》、电视剧《珠江人家》、音乐剧《雄狮少年》、歌曲《一路生花》等大批粤产文艺精品带动影视、演艺、出版、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优势产业进一步锻造长板,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2023年,在文化产业9大门类中,广东省在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7个门类的营业收入全国占比均超过10%,位居全国前列。持续实施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数字创意、网络视听、线上演播等新业态进一步做优做强。2023年,全省游戏产业营业收入2450.8亿元,全国占比首次超过80%。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总收入占全国12.25%。坚持制造业当家,文化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3年全省文化制造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约1.05万亿元,全国占比超过1/4,涌现了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制造“小巨人”“独角兽”企业。
跨界融合广泛深入
文化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东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文化大数据体系,出台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方案,建成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9家,培育文化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南方+、羊城派、触电新闻、21财经、N视频、粤TV等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国领先的融媒体矩阵初步建成。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基于5G、VR/AR/M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文化新场景不断涌现。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在全国创新举办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实现超20亿元的项目签约,迅速成为广东省推进“文化+科技+金融”的品牌活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推出一批历史文化游径、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粤美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携手港澳,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建设展现科技之光、文明之光、时尚之光的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2023年,广东成功举办超1000场岭南特色文旅活动;全省接待游客7.7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25.6亿元,分别增长75.1%、126.1%,均居全国第一。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超人气、接地气、有底气,南国书香节不止于阅读节。
广东紧抓“双区”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设契机,整合各方政策资源,持续推进“文化经济政策包”落实落地。
深化“放管服”改革,文化领域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压减44%,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逐步完善,“双效”考核规范有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省出版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的市场号召力、引领力进一步增强。深圳文博会、广州文交会、“南国书香节”、广东国际旅博会等展会平台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