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工作的宝贵经验

2021-09-07 07:15 来源:南方杂志 康达华

  波澜壮阔百年路,砥砺奋进新征程。在百年辉煌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坚持经济理论的开拓创新,为今后的经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两条主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体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回看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开展经济工作的逻辑主线有两条:一是实践上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国强民富,二是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并发展创新。两条主线在不同时期的融汇交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蓬勃活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先驱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就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先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步走”道路。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土地理论”“生产理论”“经济管理理论”等,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为革命战争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参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要科技突破,奠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上突破了计划和市场对立的局限,实践中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思想,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全方面转向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文中就批评过党内不重视经济工作的错误思想,提出要提升经济工作能力。中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需要一个核心协调各方面资源,统筹组织经济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实践中被人民选择成为这一核心,发挥了强大的组织领导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以下三个方面被历史不断证明。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经济工作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共同利益的政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经济工作切实符合老百姓的需求,才能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要求调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发展经济。而今,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要依靠人民群众,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三是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依托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中力量自力更生突破封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建立工业体系发展国防科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集中力量深化改革迈向现代化强国,创造了一个个人类奇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贯穿始终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推进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为实现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人民愿望,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探索“耕者有其田”。为实现站起来的人民愿望,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为实现富起来的人民愿望,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为实现强起来的人民愿望,中国共产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济工作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达到辩证统一,是一以贯之的。

  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秩序,合理有序细化实施经济纲领。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经济工作的底线,这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逻辑是截然不同的,中西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就是最好的例证。人民群众公共需求的演变抽象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从寻求独立自主到生活富裕,再到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的美好生活向往,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任务也随之调整,变得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开放包容,以不断增加人民福祉。

  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开展经济工作的根本方法

  中国共产党推进经济工作的百年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由于理论的匮乏、经验的不足、国内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遭遇过不少挫折。但是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及时纠正了经济工作上的偏差,多次挽救党和国家于危难之中。

  在建党初期,由于过于机械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将主要精力放在城市,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抓住了中国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路线。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动荡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遭遇思想上的争议和实践上的掣肘时,邓小平先后两次视察南方深入调研,用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成果坚定了信心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地方调研,向世界宣示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并针对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作出了系统性的战略部署。

  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的有力武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革新的政党,多次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没有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创新,正确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就不会有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和两步走战略的确立。没有对计划和市场理论的创新,突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论述,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激发全社会经济活力的新局面。没有对所有制理论的创新,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就不会有保持连续4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开拓创新,实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次大的理论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经济工作实践中基本形成。

  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客观研判经济运行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慎分析化解经济风险,向世界提出怎样继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与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经济理论的创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指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面临“三期叠加”的挑战,并在国内市场针对性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主线,有别于西方供给学派。而在国外市场,为解决内外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些都是对国内外理论界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发展理念,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在胜局中不断开新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借鉴百年经济工作的宝贵经验,高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必将领导中华民族再创经济工作新辉煌。

  ◎康达华(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编辑:郭昊奇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