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探索有广东特色的共同富裕实践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

2021-10-03 07:48 来源:南方杂志 叶石界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广东更应该先行先试,体现广东的使命担当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发自广州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这个将深刻影响我国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制度安排,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

  共同富裕并非一蹴而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广东更应该先行先试先探索,体现广东的使命担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

  《南方》杂志: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广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义平: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先行地、祖国的南大门,发展进程中的全国性问题,广东往往都先行遇到了,因此更应当先行探索。从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探索既要符合顶层设计的要求,也要激发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积极性。

  比如说,这次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而发达地区如何带动欠发达地区,一直都是广东的重要课题。我们讲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好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在历史和现实视野下看,结合各地实情来赋予不同的功能,按功能区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广东提出加快构建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就是一种探索。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格局,通过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以功能区为引领实施差异化协调发展政策,制定不同的发展指标,而不是采取一个标准来衡量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各尽所能、各展所长。

  现在讲区域间的帮扶,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简单地搞补贴,否则就成了平均主义。要基于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机制来激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活力,让欠发达地区有机会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建立相关产业带,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从而通过市场来提升当地的收入水平。

  《南方》杂志: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这对广东有什么启示?

  李义平:广东和浙江都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省份,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都比较成熟。当前中央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广东要学习借鉴浙江的经验,也要基于自身基础,开展具有广东特色的共同富裕实践。

  实际上中国各地的发展程度、基础条件千差万别,不是靠一个模式一个机制就能解决的,各地应该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大胆尝试。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同时又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比较明显的省份,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探索出来的经验对全国有借鉴意义。可以说,广东从实际出发思考共同富裕的探索,空间非常大。

  率先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

  《南方》杂志: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如何理解?

  李义平:共同富裕,不能只从结果来看平等,更不能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一味追求表面公平,只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限制经济的发展。

  共同富裕所包含的理念,很重要的是机会均等。机会均等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获得市场资源、向上流动和致富的机会,这是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前提。但是光有机会均等也不够,因为同样的机会,有的人能抓住,有的却抓不住,这固然跟人的天赋有关,但同时也跟人后天形成的能力有关。

  因此,必须进一步从人的能力提升的角度来思考。只有普遍提升人民的能力,才能让大家在努力奋斗中更好地抓住机会,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而提升人的能力,很关键要靠教育公平、医疗公平等来保障,来提高自我价值。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就是要提升人的发展能力,让群众享有更多的致富机会。

  《南方》杂志:广东怎样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李义平:共同富裕不仅表现为个人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收入差距的缩小,还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意味着对各收入层次的人应该都是一样的。这里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量的大小。比如教育、医疗,如果提供得少,则意味着很多要靠个人承担,那么对低收入人群来说福利就少了。政府应当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加大教育、医疗等投入,这样通过政府的适当转移调节,为所有人群提供均等的机会。

  对于广东来说,要率先研究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

  粤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和珠三角有着巨大差距,这意味着不同地区公共服务可获得性是不一样的。那么通过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减少不同地区人的发展机会的差别,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地方政府应该站在更高层次进行区域统筹,创造对于不同地区的人而言更加公平的发展条件,尽量让每个地方的人的起跑线一样,让大家都有出彩的机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也是通畅流动渠道,让百姓能够公平地享受各种发展机会的题中之义。

  可制定第三次分配的鼓励性措施

  《南方》杂志: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从分配角度来看,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什么原则?

  李义平: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就要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在分配中只有充分考虑到生产性劳动的回报,才最终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着力保护劳动所得,特别是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其次,需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更加关注公平。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等。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再次,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坚持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既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同时也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劳动者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

  《南方》杂志:如何看待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广东可以如何作为?

  李义平: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报酬,比如居民收入、投资收益等,主要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再分配,是政府利用税收和财政支出,通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措施进行政府调节的分配,主要体现公平原则;三次募集分配主要指慈善事业,就是以捐赠、资助等公益方式进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完全是自愿的,而且是对前面两种分配的有益补充。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分配的关键在于“自愿”和“主动”,因此需要营造一个更加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风尚。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承担敢于创新、搞好企业、多交税收、安排就业、善待员工、善待环境、善待社区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不能无限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更不可把本属于政府的责任让企业负担起来。

  在这样的分配制度框架设计下,广东可以对照拿出先行先试的方案。比如在第三次分配方面,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性措施,营造更有利于慈善事业的氛围。

编辑:许萌萌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