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让广东诞生出更多世界前沿技术

2021-07-27 08:18 来源:南方杂志 温柔

深圳Skyland未来科技馆引发青少年的强烈兴趣

  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强音。“大国重器”里的创新先锋、“超级工程”里的弄潮儿、实验室里的奋斗者……广东坚守在创新一线的奋斗者们,在科研领域孜孜以求,让广东诞生出更多世界前沿技术。

  ◎《南方》杂志记者/温柔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郭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踏上新征程,广东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南方》杂志记者对话来自科技创新领域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大国重器”探索更多前沿技术

  ——周创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专项试验资深专家)

  “创师傅”是身边人对周创彬的称呼,一个“创”字更是周创彬职业生涯最生动的写照。

  1991年,周创彬从北京核工业学校中专毕业,来到大亚湾核电基地,在这里一干就是30年。从一名普通的现场技术员做起,一路成长为主控室操纵员、运行副值长、机组长、调试中心副总工程师。

  如今他已经成为中国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专项试验的资深专家,调试工作遇到什么难题,大家第一时间便想到找创师傅。

  2004年,深圳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第一次大修,这也是国内核电机组首次完整的十年大修。面对大修中最难的项目风险,周创彬和同事们前往多地取经,在短短4个月内完成运行准备,编写了约500页的总体运行程序,填补了国内大型商运核电机组大修领域的空白,相关成果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党员技术骨干,周创彬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线。当面对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开发全新数字化运行程序这一新挑战时,周创彬带领团队克服工期紧、难度大的挑战,在一年时间内总结策划出一套总体程序数字化方法,这是国内首次研发核电站数字化运行程序。

  在周创彬和团队的攻坚克难下,团队总结的相关发明专利“一种核电机组的事故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获中国专利金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我虽然已年过五旬,但仍然感到无比感动和振奋,有着与青年一样的心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周创彬说。

  “回首中国核工业六十余载,正是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我国不仅实现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从无到有,而且实现了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周创彬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广核集团突破了数项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赶上了‘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我将在自己的行业、领域探索开创更多世界前沿技术。”周创彬说。

  为“超级工程”装上“中国芯”

  ——吴玉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受鼓舞。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吴玉刚表示。

  坚守广东交通建设一线近30年的吴玉刚,用双手在南粤大地筑起一条条“血脉”,为“超级工程”装上“中国芯”。

  2009年,吴玉刚成为南沙大桥建设的技术管理负责人。

  “南沙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重要过江通道,主桥由2座超千米跨度悬索桥组成,其中坭洲水道桥更是世界第一跨度钢箱梁悬索桥,项目建设面临众多技术难题。”为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可靠,吴玉刚对设计施工的每个重大方案、每个关键环节都要组织细致的研究。

  “建设很快遇到难关。”吴玉刚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当时,被称为悬索桥“生命线”的关键部件——主缆强度达不到要求。当时国产最高强度的主缆钢丝强度为1770Mpa,距离国际最先进的1960Mpa标准还差两个等级。

  如何解决核心技术难题?有两个选择摆在吴玉刚面前,从国外进口则随时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自主研发则需要迈过一道道技术鸿沟。

  在国内无先例可循的状况下,吴玉刚和团队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向这项核心技术发起攻关。经过3年无数次的探索与试验,吴玉刚带领团队最终成功研发,在南沙大桥主缆装上了“中国芯”!随之也建立了相关标准体系,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长期垄断。

  “党员这个身份是我内心最大的动力。在我们建设团队中,党员群体始终冲在前面,想办法解决各种困难。”作为一名老党员,吴玉刚始终站在挑战难题的最前线。如今,他依然奋战在另一座“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设一线。

  “交通延伸美好生活,未来我们将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出行美好愿望的追求。”吴玉刚说。

  在吴玉刚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要诞生出更多前沿技术,离不开多方的联合攻关。以深中通道为例,采用的最新技术——钢壳沉管技术,便是经过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20多个单位共同研发的。

  “未来,跨行业的融合必不可少,对于任何传统行业来说都是如此。就像传统的土木工程,越来越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结合紧密。”吴玉刚认为,从事技术工作,也要跟得上潮流,干到老学到老。

  “让交通延伸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我们交通人的初心使命。我们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要争当交通事业的‘开路先锋’。”吴玉刚说。

  如今,全长24公里的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施工已成雏形。伶仃洋上,一座座“超级工程”正在崛起,让天堑变成通途。

  从0到1,中国制造要后来居上

  ——李双双(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实验室,是李双双科研的起点,也是她的战场。在这里,李双双攻克了一项超声领域发展不久的新技术——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这项技术在全球都处在研究的早期阶段,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摸索积累经验。”李双双回忆道。当时,国内外知名的医疗企业都在竞相研发这项技术,面对激烈的竞争,李双双毅然选择与国际同行站在同一赛道,不仅不放弃,还要后来居上。

  撑过最初的五年,李双双攻克了所有的核心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实现成果转化,并推向了临床,在乳腺癌、肝硬化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0到1,李双双证明了中国制造可以后来居上。

  实际上,自200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李双双便加入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国产医用超声系统的创新与研发,先后主导了新一代超声基础成像技术、血流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等多项超声前沿技术的研发。

  截至2021年6月,作为主要发明人,李双双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70余项,其中30项已获授权。此外,李双双还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获评全国杰出工程师青年奖、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日常的科研工作是枯燥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克得了难关。”李双双说,党员先锋更应该潜心钻研那些“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技术攻关周期时间长,要有持续多年坐冷板凳的耐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诚恳真挚、振奋人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仅肯定了我们党成立100年来光辉的奋斗历史,更指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的奋斗方向。总书记明确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李双双倍感振奋。

  在这位“80后”青年科学家看来,广东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首先要促进重点领域的产业链集聚。

  “以生物医药行业为例,从生物材料、电子芯片,到板卡设计、机加工艺,再到软件算法、人工智能以及医学研究、临床诊断等,每一环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环都有充分的创新空间。”李双双认为,只有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完整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才能迅速进入市场,得到反馈并迭代提升。

  如何让企业诞生更多世界前沿技术?李双双建议,以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为主导,坚持自主研发,并大力开展产学研医的合作。

  “对医疗器械领域来说,已经出现了许多世界前沿新技术。但新技术在转化上市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建议在监管政策上做一些改革创新,加快产品上市进程。”李双双说。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