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以“小地名”释放乡村振兴“大能量”

2024-09-25 13:15 来源:南方网

  近日,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8月,全国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43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3万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地名是基本社会公共信息,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由于基层行政区划调整、地理实体新建改建等原因,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多地重名等不规范情形不同程度存在,已形成阻碍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的隐形壁垒。为此,民政部自去年以来启动“乡村著名行动”,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包括织密乡村地名网、推动地名文化进村入户、促进地名利农惠农等内容,让“无名”的“有名”,也让“有名”的“扬名”。

2023年2月22日,湖北省宣恩县村民吴昌云展示在锣圈岩村邮站取到的快递。图源:新华社

  大地有名、山水有名,乡村亦有名。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起名是基础。在黑龙江佳木斯,乡亲们口中“老王家那趟街”变成了“智信路”;在湖南泸溪县五果溜村,农田旁一条乡道立起了“五果路”的路牌;在浙江等地,一些乡村安装了“数字门牌”……截至今年8月,全国安装楼门牌1442万块。各地分类施策、体现特色,进一步规范乡村内部道路、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等命名,做到指位准确清晰、方便记忆,让“不复得路”的“桃花源”循名可见、沿路可达,不断夯实乡村精准治理基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老地名作为历史见证、文化标志和风俗符号,记录着乡村演化变迁的历史信息,具有文化、艺术、社会、文献等价值。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乡村地名文化,使用超过千年的古村落名数以万计。比如,山东省东明县五霸岗北村、五霸岗南村的村名,记录着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的历史事件;安徽省萧县“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的村名来自孔子弟子闵子骞“芦衣顺母”的故事,彰显着孝道文化……目前全国23个省份已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已有3万多条乡村老地名纳入保护范围。把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杜绝“大、洋、怪”等不规范地名在乡村地区滋生蔓延,才能唤醒村民文化自信,强化身份认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地名铭刻着过去、书写着未来,连接着城市与乡村,盘活着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动。无论是“土”字诀、“特”字牌,还是“产”字经,其共同内核都是地名。目前民政部已指导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乡村地名900余万条,发动群众依托图上地名,建立自主采集农家乐、采摘园等地点80余万条,累计导航量超百亿人次。乡村游的旅人们不用急着找当地人问路,田园风光之旅多了几分自在;从事民宿、自助采摘的经营者们等在家里,也自有游客上门……地名与农村电商、平台经济和农文旅发展等深度融合,打通要素流动壁垒,让城与乡实现“双向奔赴”,更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地名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抢抓“乡村著名行动”机遇,传承历史文脉,激发地名活力,深化地名服务,定能擦亮美丽乡村名片。

  撰文 陈长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