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学习时节 > 视频

数说大湾区|占全国1/8,大湾区880万户民营企业如何大显身手?

2025-03-09 16:00 来源:南方网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提示信息

字幕
    倍速
      清晰度
        音轨
          倍速正常
          字幕
          音轨
          清晰度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里的民营经济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一个个产业巨头从粤港澳大湾区拔地而起。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加码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以“硬联通”夯实创新底座,用“软联通”打破制度藩篱,为民营企业架设起串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超级走廊”。大湾区民营企业的跃迁之路,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注脚。

            大潮起于微澜

            “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

            四十多年前的珠江两岸,显像管中跳动着模糊的彩色像素、注塑模具前整齐摆放着待出口的玩具、一台台缝纫机里踏出改革开放的节奏……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传统产业拼合而成的“世界工厂”里,“三来一补”的民营经济图景初具规模,逐步发展成体系完整的制造基地。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粤港澳大湾区正勇攀价值链高峰:华为、中兴的通信设备稳居全球行业前列,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所占份额近八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多年领跑全球,美的家电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顺丰跻身全球最具价值物流品牌前十榜单……民营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地区经济越具有活力,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有力托举。

            扬帆须借劲风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2019年2月18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大湾区建设在党和国家的谋篇布局下开始全面推进。

            虽面临“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背景,得益于悠久的民营企业发展历史和丰厚的对外开放经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营商环境最优、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吸引国内外投资兴业的沃土,提供重要指引、明确发力方向。近年来,《佛山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珠海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等相继发布,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以真招实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大湾区民营企业数量已从2013年的139.06万户增长至如今的880.37万户。

            破浪当立潮头

            明者因时而变。从3C代工到高精尖技术研发,大湾区民营企业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抓住变革风向。

            据了解,2023年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超3.4%,高于德国、日本2022年的水平(3.14%、3.26%),接近美国2022年的水平(3.45%)。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二位。可以说,大湾区蕴藏着无限的科技创新发展潜力。

            在肇庆,宁德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在生产每组电池耗时1.7秒的速度下仅有十亿分之一的缺陷率,同时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将每年的能源消耗降低了10%。

            在广州南沙,美的集团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从自动化工厂向端到端互联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劳动效率提高了28%,单位成本降低了14%,订单交付期缩短了56%。

            当前,大湾区民营企业正合力抓住创新机遇,趁势而为,多方位突破技术限制、优化升级产业链条,迎浪而上、勇立潮头。


            潮涌海阔,天高地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宏伟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既需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更应锻造“抗压性”更强的产业韧性、“含新量”更高的科技成色,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珠江潮声中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湾区答卷。


            统 筹:李 琳

            监 制:朱 景

            策 划:胡澳靖 赵佐燕

            剪 辑:张琪达 赵佐燕

            设 计:杨晨悦 赵佐燕

            校 对:陈学德

          编辑:赵佐燕   责任编辑:卢绍聪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