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外贸大省广东该如何应对?
对此,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要充分利用率先复工复产的“时间差”和制造业占比较高的“结构差”,适应全球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稳住复工复产的良好态势。同时要抓住“新基建”机遇,发挥大城市的消费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
关键词市场占有率
复工复产先人一步 供给端可打“时间差”
南方日报:当前国际疫情加剧,世界经济受到牵连,特别是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需求端也受到很大冲击,怎么看待这些影响?
王珺:自3月以来,随着国外疫情扩散的加剧,国外的市场订单大幅度减少,需求急速下滑。面对这种影响,有人认为,全球产业链会发生转移。我不认为会大面积地发生。
这是因为:第一,供应链跨地区转移是在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成本差距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的问题是需求端出现了问题。用解决供给端的办法解决不了订单不足的问题。
第二,产业转移只能解决供给端的某个环节问题,而不能解决产业链供给链的系统性问题,而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各国开工不足问题,某个环节成本降低,也不能使整个产业链有效运作,且产业转移成本很高。在这个情况下,产业转移是不划算的。
第三,我国与许多国家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即当全球市场需求大幅度下滑时,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复工复产持续向好,超大国内市场需求以及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市场机会,这对企业稳住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了吸引力。
第四,受疫情影响,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在其他国家难以正常复工复产,一些可替代的中间产品以及零部件生产就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在我国率先复工复产以及产业配套相对完整的情况下,这无疑也给国内供应商提供了机会。当然,由于具体的行业、地区以及产业环节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
南方日报: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众多产业与世界息息相关,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该如何应对外部冲击?
王珺:一是用好率先复工复产的“时间差”。一方面,国际市场对医疗、防护和相关产品以及生活物资的需求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各国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开工不足而带来的供给跟不上。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差”,适应全球市场变化,以主导企业为龙头,利用通用性技术、率先复工复产的生产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基础,适度调整产品结构,稳住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是用好制造业占比较高的“结构差”。许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都在20%以下,特别是美国、英国等仅仅是10%左右。医药物资、生活必需品的及时供应在这些国家受到结构性制约。而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2019年我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广东也达到了30%以上。该“结构差”可为我国提供市场机会。
关键词投资回报率
抓住“新基建”机遇 民间资本有能力进场
南方日报:此次疫情将对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广东如何化危为机、危中寻机?
王珺: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改善取得了明显进展。接下来对照世界银行公布的10项具体指标找到差距,加以改善。在我国与国际市场存在时间差、结构差的情况下,可能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流入。
二是持续加大基于5G的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4.5亿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平均来看,这几乎覆盖了我国城乡地区的所有家庭,网上购买的商品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疫情总会过去,网上交易方式、沟通互动平台不仅保留下来,而且随着5G的广泛应用,通过提高标准与质量,会得到进一步完善。这就给疫情后基建提供了投资方向与项目重点。
三是持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此次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比如说,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在城乡、地区之间不均衡,多部门、多层次的有效联动机制与体系尚未健全等。更重要的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逐步提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比,明确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目标,实现卫生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适度增长。
南方日报: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广东在内,已经启动了数十万亿元的投资,广东应该怎样抓住“新基建”的机遇?
王珺:投资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要使投资有效,就要解决好投资什么、谁来投资、如何投资等问题。目前有共识的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基建。这类产业大多数是非公共性产品,是讲究投资回报率的产品,诸如5G的应用与充电桩等。在德国,电动汽车的充电桩是在行业组织协调下由私营企业投资的。在我国,新基建既要顺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在公共性专项基金启动下,更多地采用PPP方式推进,才能将投资回报率落到实处。
2019年广东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22.3%,重点投入到珠三角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与信息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这类基础设施投资更多的是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诸如机场、港口与航道建设、互联网宽带铺设等。
接下来,在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更多地推进商业化开发与应用,这需要民间资本更多参与。而广东民间资本有能力、更有动力参与这些项目投资。只要设计好相应的机制,如降低行政准入门槛、规范技术准入门槛,就能更好地抓住“新基建”的机遇。
关键词城市化率
中等收入群体壮大 城市生活将引领消费变化
南方日报:促进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重点。广东是第一人口大省、第一消费大省,内需潜力较大。您有何建议?
王珺:发挥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一是要关注大城市的消费引领作用。2019年,广东省以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为71.4%,而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达到了87.2%。显然,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也是在城市进行消费的。在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与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基础上,更注重城市的消费特点与走势十分重要。
二是要关注适应高品质生活的消费方式变化。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壮大,城市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上。比如说,恩格尔系数在降至28%以下,人们会更多为满足享受需要而消费。比如消费高级食品、娱乐用品、某些精神文化用品及服务,就是因为这些消费能满足人们舒适、快乐的需要。同时,也更关注发展型消费,即使人们的才能、智力、体力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那部分需要,诸如注重郊游、终身学习、锻炼身体等。
三是更注重健康卫生的生活消费。无论是堂食还是外卖,无论是原材料、生产加工、配送与包装材料的使用等,每个环节都讲究安全与环境清洁等,人们对饮食健康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诸如对消费品的卫生标准日益严格、部门监管日益公开规范、越来越注重消费环境卫生、消费特色与品牌产品等。餐饮供应商要适应这种消费需求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