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新闻 > 广东省委文件和党内法规专栏

追风,到有风的地方去

2023-08-30 10:42 来源:南方网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提示信息

字幕
    倍速
      清晰度
        音轨
          倍速正常
          字幕
          音轨
          清晰度

          00:00 / 00:00

            风,无处不在,遍布山川湖海,却囿于巨大风车的捕捉,成为了昼夜不息的绿色动能。

          风电维护人员登上百米高塔,他们抓紧安全围栏,迎风作业

          风电维护人员登上百米高塔,他们抓紧安全围栏,迎风作业

            风从海上来。

            如果将全球海上风能充分利用,同一时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人类当前所有发电量的20多倍。

            因海而生,广东绵长的海岸线上,如今已遍布巨大的风车。

            在汕尾海上风电场,一分钟,1台8兆瓦风机额定转动9.5圈,发出133度电;一分钟,整个海上风电项目为2600户家庭输送29200度清洁电能。

            中广核汕尾近海浅水区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场是粤东首个超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包括汕尾后湖项目50万千瓦、汕尾甲子一项目50万千瓦、汕尾甲子二项目40万千瓦三个项目。

            风电场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南侧海域,离岸距离约25km,水深30m到37m之间,布置91台5.5MW、78台6.45MW和50台8.0MW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建设4座220kV海上升压站及一座500kV陆上升压站。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海上开工、首个并网发电、首个全容量投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同时也是国内送出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

          风电运维船只在海面上迎风破浪,穿梭于各个风车之间,时刻保障发电设备正常运行

          风电运维船只在海面上迎风破浪,穿梭于各个风车之间,时刻保障发电设备正常运行

            向海而兴,致力于海上风电的规模化、持续化开发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主要从事大型海上风机整机、叶片的研发、生产制造,明阳汕尾基地建有风电主机和叶片制造两个中心、办公及生活配套,建筑总面积11.8万平方米,具备年产300台套设备能力,2020年5月已投产。

            记者在现场看到,就在临近风电场的海边,堆满整装待发的一片片风机叶片,每片叶片直径近5米,长126米,应用在14兆瓦的风机平台上,每小时满发14000度电,够一个三口之家用三年了。

          广东省汕尾明阳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长达126米的风车叶扇内壁进行加固处理

          广东省汕尾明阳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长达126米的风车叶扇内壁进行加固处理

            据了解,明阳汕尾基地是目前粤东区域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中心,产品已经交付到粤东、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先后下线了99米叶片、126米叶片、12兆瓦风机,2023年已下线全球最大的16兆瓦漂浮式风机并发布全球最大的18兆瓦风机。

            明阳汕尾基地的建成,将有力带动汕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加速推进广东省海上风电规模化、持续化开发,为推动绿色湾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巨大的风车叶片需要层层加固才能抵御强劲的海风

          巨大的风车叶片需要层层加固才能抵御强劲的海风

            从76.6m到99m,再到118、126……以前一到两年迭代一次,现在一年迭代两次,正如广东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升级。汕尾明阳不断刷新纪录,推动广东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升级,加速推进广东省海上风电规模化、持续化开发。

          明阳汕尾基地是目前粤东区域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中心,具备年产300台套设备能力

          明阳汕尾基地是目前粤东区域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中心,具备年产300台套设备能力

            风从海上来,也遍布山川湖海,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38921万千瓦,同比增长13.7%;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299万千瓦,同比增加1005万千瓦。

            同时,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部分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

          近百台风车矗立海上,不分昼夜地为将电力输送到内陆

          近百台风车矗立海上,不分昼夜地为将电力输送到内陆

            风口之上,广东除了在省内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粤企也在不断走出去,广东风电矗立在全国各地,“广东造”也正乘风而上,“出海”捕捉全球增长红利,广东的风正吹向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

          内蒙古熙和风电场,广东能源集团的工作人员远眺风车运转情况

          内蒙古熙和风电场,广东能源集团的工作人员远眺风车运转情况

            内蒙古风力资源丰富,风能总储量达到8.9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1.5亿千瓦,占全国可利用风能储量的40%。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吸引了粤企来此“御风”。

            白云鄂博蒙语的意思是“富饶的神山”,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矿。

            现在,除了矿产,这里的风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随处可见矗立的风电机组。广东能源集团熙和风电场就在这里。

          内蒙古熙和风电场建设在茫茫草原上,羊群在巨大风车下自由嬉戏

          内蒙古熙和风电场建设在茫茫草原上,羊群在巨大风车下自由嬉戏

            风电场副场长胡宁波介绍,白云鄂博10万千瓦风电供热项目(即熙和风电场)是广东能源集团在内蒙古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风电供热项目,现由广东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管理,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该项目包括100MW风电场工程及24MW热力站工程,于2017年10月投产运行,该项目被当地政府作为清洁能源标杆项目。

          广东能源集团的风电维护人员在茫茫草原上巡检风车

          广东能源集团的风电维护人员在茫茫草原上巡检风车

            带着人类的智慧,风机远征大海,又翻山越岭,吹拂了亿万年的风,正在以新的方式,点亮这颗星球的光芒。

          广东省汕尾,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工作人员正迎着夕阳检修风车,他们身后近百台巨大的风车不停转动,将海风能转化为绿色电力

            广东省汕尾,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工作人员正迎着夕阳检修风车,他们身后近百台巨大的风车不停转动,将海风能转化为绿色电力

            策划:王溪勇 王海军

            统筹:吴哲 张由琼

            采写/出镜/脚本:南方+记者 刘倩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石磊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龙达洋

            设计:谭唯

            配音:孟健

            校对:符如瑜

            审核:张由琼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