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专题推荐 2023上半年 > 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进行时融媒报道

打造无界体育新地标!天河体育中心全新升级迎接十五运会

2025-04-25 21:36 来源:南方+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提示信息

字幕
    倍速
      清晰度
        音轨
          倍速正常
          字幕
          音轨
          清晰度

          00:00 / 00:00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办。作为此次盛会的核心场馆之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已于近期提前完成重要节点目标。4月25日,南方+记者来到天体,提前感受这座焕然一新的体育地标。这座承载着广州体育记忆的场馆,正以全新姿态,等候八方来客。

            40年后再执笔,大师用“减法”让天体焕新

            天河体育中心始建于1984年,承办了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等重要赛事,是广州乃至全国的重要体育符号;这也是首个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开创了同时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场馆的先河。

            为了迎接十五运会,天河体育中心开启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此次改造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集团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领衔设计。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正是他担任天河体育中心项目的总设计师,为广州留下了这座跨时代的体育地标。

          郭明卓。

          郭明卓。

            “1984年,正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广州在全国属于先走一步,因此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和同伴都非常振奋,同时也感受到担子很重。”站在天体全新升级后的草坪上,郭明卓回忆起当初刚刚接到任务时的心情。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瞄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体育场馆来建设。它要满足世界级比赛的各种要求,场馆里的设备水平同样也应该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此外,像灯光、音响这些设备,也要达到一流水准。”郭明卓表示。

            一流场地、一流设施……天河体育中心在六运会开幕式初亮相后,得到广泛赞誉。郭明卓回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临六运会开幕式时,对天体赞不绝口。“萨马兰奇当时说,‘从广州的天河体育中心,就可以看到中国的体育建筑设计水平’,评价非常高!”

            时隔四十多年,如今郭明卓已年过八旬。此次再度执笔,他在延续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融合时代元素与技术手段,保护和还原天河体育中心建筑风貌,为老场馆注入新的生命力,重塑城市精神标识。

            “此次改造设计,我们着眼于保存天体原来的风貌,因为它是中国20世纪的建筑遗产。”郭明卓透露,此次天河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主要集中在南广场和前广场,用“减法”恢复最初的特色。南广场已被拆除的门楼将会恢复,增强整个体育中心的仪式感。

            “南广场作为广州的一个城市会客厅,是一个举行各种大型活动的地方。(改造后)空间的序列就更加清楚,仪式感会更强,这也是这次改造有力的提升。”郭明卓表示。

            科技+低碳+共享,打造“无界体育公园”

            除了郭明卓特别提到的南广场复原外,天体此次改造升级还呈现出多个亮点。据了解,本次改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整体布局以“一轴、一心、双环、多联”为构架,将封闭的体育场地开放共享为通达市民生活的城市绿地,融合运动、休闲、观光多功能于一体,以真正打造城市“人民体育公园”。

            在场地活化方面,原本闲置的体育场二层平台和多块空置区域被改造成全天候全民健身空间;原本封闭的户外群众乒乓球场被打通并嵌入城市公共空间,采用新型硅PU地面,有效吸收冲击力、提升运动体验,满足不同人群和天气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园林提升方面,天体新增多个“街角公园”,丰富绿化品种,优化植物层次,提升景观品质,并拆除部分围栏实现“拆围透绿”。以西北侧“街角公园”为例,该区域通过拆围透绿和功能整合,转变为融合林下休憩、康体、慢跑等功能的绿色城市休息站,使原本功能单一绿地转变成全民共享的开放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天体改造以全国首个近零碳既有体育场为目标,通过综合运用建筑与设备提效减碳技术、光储可再生能源措施、数字化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系统,实现场馆运行的节能减碳。绿化设计结合岭南气候与微地形生态重塑,强化雨水调蓄、地表渗透能力,全方位打造绿色生态城市肌理;项目对大面积绿地开展植物品种优化、养护工艺提升,形成低养护、低碳排的城市绿岛。

            此外,场馆建设突出科技赋能,通过全面搭载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孪生综合运营平台,实现“建成即智慧,运行即高效”。利用5.5G+WiFi7高速网络,通过搭载BIM、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场馆日常高效运营管理提供信息智能化支撑,为全运会赛时指挥管理工作全方位可视、全流程可控提供安全保障。

            改造提升后的天河体育中心将承担十五运会足球、排球、乒乓球、三人篮球等多项赛事任务,并作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主场馆,以全新姿态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采写:南方+记者 许仪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卢绍聪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