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广州天河购书中心分会场,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购书阅读,大家依着书架席地而坐,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8月20日,多位名家携新作做客2023南国书香节,与广大读者分享创作心得与读书感悟。作家马伯庸细述了自己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渊源,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分享了读史心得,著名悬疑推理小说作家紫金陈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大规模的书展,当代著名哲学家傅佩荣以《道德经》和《论语》为例,分享读哲学书的方法。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中,有很多文化是非常值得挖掘的。这几年,我探索的很多素材都与大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长安的荔枝》。”马伯庸透露,他的下一部作品名叫《食南之徒》,也与大湾区有关。小说以西汉时期南越国为背景,是马伯庸近年来推崇的“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的一种尝试。
马伯庸搜索资料时发现,南越王赵佗命人建造南越王宫之后,就在御花园里迁种了大量枣树。“为什么要栽种枣树呢?有可能是因为来自北方的南越王赵佗想家了。”值得深研的历史细节总是让他感受到人生的况味。目前,这部小说正在创作之中。
马伯庸告诉记者,他最近一直在读《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杜凤治是一位晚清时期的广东知县,他的日记记录了广东民间的丰富细节,马伯庸说:“所以大家要留心身边的生活,把它记录下来。或许会有人在未来,把你的生活记录改编成小说。”
王立群同样对历史的细节深深着迷。“历史,是人类了解自己与世界的重要学科。”他表示,古往今来,各行各业,分门别类,都拥有历史。人类建构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己与别人。对于中国人来说,那便是认识中国与世界。
他观察到,对历史感兴趣是中国人的情结:“不少国家的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不太关心历史的发展。”在他看来,中国人更加关注自身的历史,这可能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相关。
作为研究《史记》的著名学者,王立群在为青少年创作《读史记 成大器》时颇费心思,他尝试用文学性的语言为青少年编撰一套与众不同的《史记》:“这套书写了三年,主要是在文学性语言的锤炼上花费功夫。我衷心希望史学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史记》笔法渗入孩子们的心里。毕竟《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紫金陈则为此次南国书香节带来了“推理之王”系列图书。“三年没有出书了,我以为自己过气了,结果这里人都坐满了。”看到签售会现场座无虚席的场面,惊讶写在了紫金陈的脸上:“广东大城市的阅读氛围太好了,我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书展。”
“推理之王”系列三部作品小说与电视剧炙手可热,紫金陈也被称为“中国推理小说第一人”。“粉丝”们都关心他何来这么多的创作灵感。“创作灵感我都是靠硬想出来的。”紫金陈说,他每创作一本新书,都会躺在沙发上想几个星期,“一直想、一直想、就会量变产生质变”。
被问及自己与偶像东野圭吾有什么不同时,他说:“他重视对个人情感的剖析,而我更关注社会问题的发掘。在我的作品中,《长夜难明》让很多人产生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体验。”
在读者心目中,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享有“全球华人的国学导师”美誉。在傅佩荣看来,“非哲学书”最为读者所熟悉:它有人物、有故事、还有感慨,因此生动可读。“我看非哲学书都要看三遍:第一遍看事实,第二遍看事实的逻辑,第三遍看人性的逻辑。”然而,拿到了让人“头大”的哲学经典,到底应该怎么读?
傅佩荣向听众介绍诠释学的观念:读一本哲学书之前,需要知道它“究竟”说什么?它“想要”说什么?它“能够”说什么?它“应该”说什么?“读哲学书需要‘经典与经验配合’。如果哲学今天无法进行实践,那么这个话读了也是没用的。”
当代大学生面对人生的困惑,儒家与道家的智慧又有哪些解决之道?问答环节上,有读者问傅佩荣:大学生发现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的热爱,怎么办?
“念大学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是这样。一半以上的人都跟你一样,你担心什么?”在傅佩荣看来,大学只是一个“基础训练”,进入社会之后还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思考,“绝不是说找到工作就停下来了,那是浪费你生命的资源。”
傅佩荣还为当代年轻人开了一味“哲学药方”——“认识你自己”:“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要记得生命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辈子的事。”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见习记者 戴雪晴
统筹:李培 刘炜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