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政策解读

南方日报评论员: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5-04-03 07:38 来源:南方日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部署5方面23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社会化水平。

  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要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意见》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制度,将有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从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到把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等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再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实施,我国不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近年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1.8亿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超过807亿条;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推动27个省份出台社会信用方面条例,发布信用标准超过60项;诚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诚信之星”“诚信兴商月”活动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建成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信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知信、守信、用信意识不断增强,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是支撑信用理念、信用规则、信用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公共管理部门在行政履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用信息,但散落在不同部门,难以发挥合力。为此,《意见》提出要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要夯实归集共享基础,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评估;要加大数据治理力度,着力加强数据的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立不同的数据主题库,精准满足不同需求;要有序推动数据开放流通,大力推动区域间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和信用奖惩协同,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任务也繁重,千头万绪,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意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共建,坚持弘扬诚信文化,坚持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相互融合,坚持信用奖惩合理合法,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抓好《意见》贯彻落实,重点是构建覆盖各类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政务信用建设、加强经营主体信用建设、加快社会组织信用建设、有序推进自然人信用建设、全面强化司法执法体系信用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对守信行为的激励、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完善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和治理机制,以信用评价为基础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推进信用报告深度应用、推动信用赋能基层治理;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深入推进信用融资和信用交易、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将信用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意见》,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卢绍聪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