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131.7万人次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金,累计达32.2亿元;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达141所,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3%;全省已建成1485个社区康园中心,今年将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全省逾25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脱贫率达98.99%。一系列数据,展示了近年来广东残疾人事业的“成绩单”。
5月17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笔者从省残联了解到,广东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目前,各级残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落实“一人一案”的脱贫攻坚方案,确保全省贫困残疾人如期高质量脱贫。
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目标,省残联实施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不断提升农村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全省21.7万户、252813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中,通过政府、社会及贫困残疾人的多方努力,已经有250253人实现脱贫,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还有2560人未脱贫,主要集中在粤西、粤北等农村贫困地区。他们当中,有的残疾程度重,有的一户多残,有的文化水平低,有的缺乏劳动技能。
“再硬的‘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广东省残联理事长张永安表示,残联组织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把符合条件的失能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政策范围,一个也不能少,实行兜底保障;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特点,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
同时,还要建立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关注已经脱贫,但受外因或不可控因素影响可能返贫的残疾人,加大帮扶力度,因地、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施策,巩固脱贫成果。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参与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
据全省残疾人动态更新数据显示,广东现有持证残疾人160.5万人。“十三五”以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兜底政策保障方面,广东率先在全国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补贴标准排在全国前列。
残疾人就业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全省安置残疾人单位数达3.96万家,按比例安排残疾人职工人数达到13.32万人。城镇、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1.96万人,逐步建立起残疾人多元化就业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粤残宣
广东残疾人两项补贴继续提标
生活补贴每人175元/月 护理补贴每人235元/月
南方网讯 5月17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主题是“助残脱贫决胜小康”。15日,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2020年,广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在2019年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分别达到生活补贴每人175元/月、护理补贴每人235元/月。
广东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同时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两项制度,对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提供重要支撑。从2019年1月起,广东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将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纳入重度护理补贴保障对象范围。广东建立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应补尽补、应退则退,精准补贴、动态管理。目前,全省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达134.8万人次,其中享受困难生活补贴为39万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有95.8万人。
针对贫困户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帮扶,广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相关措施。对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以及3、4级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无需按收入、财产认定标准认定,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20年,全省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870元、712元,比上年分别提高了60元、32元。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均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同时,全面开展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保障好生活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2020年,全省年人均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为16970元、13800元,比上年分别提高1089元、611元;月人均全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为73元、726元、1280元。
对于家庭成员遭遇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以缓解残疾人员及其家庭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在落实孤残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方面,省民政厅督促全省各地区将2020年全省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提高至每人每月1820元,分散供养提高至每人每月1110元。在保障孤残儿童医疗康复权益方面,积极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由手术治疗拓展到非手术治疗、体检、康复。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 通讯员 莫冠婷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