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平阳省新加坡工业园TCL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里,有一个负责背板冲压工序环节的小型生产车间,其设备和员工均来自高盛达精密——TCL在广东的一家供应商。4年前,高盛达跟着TCL来到越南。
去年以来,同样在东南亚,随着比亚迪、广汽埃安等泰国海外工厂接连投产,亿纬锂能也在马来西亚迎来第一座海外工厂。同年,在跟随OPPO、小米等企业出海后,仅用数月时间,奥海科技迅速完成了越南工厂的布局。
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再到“链式出海”,广东企业正从早年单兵作战闯世界,走向连点成线地成团出海新图景。
数据显示,在广东上市公司中,超过六成企业开启了海外版图,出海公司数量及境外业务收入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主要集中在电子、汽车、家电、新能源等行业。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支持粤港澳企业“拼船出海”,巩固发展海外产业链供应链。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广东企业加快构建“平行供应链”,一边重仓大本营,一边完善全球化布局。在这部“成团出海”的粤企新传里,广东如何再次以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续写开放新篇?
“不出海,就出局”▶▷
制造业“大航海时代”迎来高潮
出海,对广东来说,早就不是新鲜事。
在中国制造业的“远洋史”上,广东向来都是先行者。1978年,全国第一个“三来一补”牌照发给了东莞太平手袋厂,拉开了“广东制造”出海的序幕。此后,全国首个乡镇进出口权花落广东。
1994年,广东进出口占到全国40.9%,达到历史高峰。截至去年底,广东已连续39年稳居全国外贸第一省,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从产品出海的传统外贸起步,广东在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跨境电商等多轮出海潮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但这一次,故事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龙头企业纷纷“带头加码”——为适应海外市场开拓需要,大量“链主”企业在全球各地“批量”建工厂,发挥战略性牵引作用。
截至目前,美的在海外共有22个生产基地,科达集团在全球已拥有15个工厂,文灿股份拥有12个工厂。
去年初,作为广东民企出海先锋的TCL创始人李东生,在企业全球化25周年之际,说出了“不出海,就出局”,堪称2024年中国制造业出海高峰年的生动脚注。
与此同时,大量中小企业“加盟”,广东迎来了制造业中小企业海外设厂的投资潮。
广东企业远洋的新篇,始于2018年。这一年,猎鹰卫浴的丁炜和安纳奇卫浴的曹贵祥,两位互不相识的广东浴室柜企业负责人,相继坐上了飞往越南的航班。在越南平阳省租下工厂,在当年迅速投产。“客户说,你得把生产转到东南亚去,不然我们没法继续合作。”曹贵祥说。
以OPPO为例,仅其在雅加达的13万平方米的工厂,就吸引了电池、适配器、数据线等7家零部件企业布局。
这是一个广东制造业“草”“灌”“乔”企业齐头并进的大航海时代。这股浪潮愈演愈烈,在2024年迎来了高潮。
“不止是链主企业拉动,很多供应链上游、更上游的企业,以往是产品本国生产、送往国外组装,现在也在谋划出海。”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林雪萍说。
“美的工厂建到哪里,我们就想建到哪里。去年,跟随美的集团脚步,盈峰集团在泰国建立工厂,即将迎来投产。”盈峰集团证券及战略发展部总监王妃说。
粤式的成团出海还有另一个特色:企业越出海建厂,越重仓大本营。为的是构建“平行供应链”,支撑出海。
最近,视源股份正在谋划广州“出海总部”,以贴近、观察、掌握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去年,希音在广州动工建设湾区供应链一期项目,打造全国跨境电商最大总部,作为供应链出海“中枢”。
可以说,这一轮的粤式出海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从被动到主动▶▷
走出去,拥抱更大的“星辰大海”
但是做生意,风险总是如影随形。
曾晓军最近有点焦虑。作为佛山一家五金灯具厂的老板,自从去年6月在柬埔寨定下海外设厂的计划后,他每天工作的日常,就是催促柬埔寨工厂的建设进度。“主要怕关税变化会影响订单。”曾晓军说。
对关税壁垒的担忧,是广东制造业成团出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在家门口赚钱,谁愿意离乡背井呢?”大自然家居董事长佘学彬说。2018年,受关税影响,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里,大自然家居一口气开设了4家地板工厂。
同年,美国对中国橱柜宣布加征229.24%的关税。曹贵祥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彼时,他所在的安纳奇卫浴,超过九成产品卖往美国市场。如果算上关税成本,这意味着企业将完全丢失美国市场。
这是行业性的困境。这一年,国内大批浴室柜企业开启全球远航,在海外“复制”了一套生产力。曹贵祥也一样,他坐上了飞往越南的航班,在平阳省租下一片现成厂房后,仅用了短短3个月即完成工厂投产。企业赶在关税政策落地前,成功保住美国客户。
随着“小院高墙”越来越多,成团出海的广东行业也在不断扩容。
在家具行业,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宜奥集团于2019年在柬埔寨设床垫厂;在机械零部件行业,2024年,歌尔股份投资近20亿元在越南设厂;在新能源行业,2024年,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整车项目落在泰国。
开始也许是被动,但走出去后,广东企业纷纷强化主动布局,那是粤企出海的“next level”。
去年9月,非洲坦桑尼亚迎来了又一座玻璃工厂,这是科达集团和森达集团合建的第8座非洲工厂。从跨界布局陶瓷再到玻璃,“国内陶机大王”科达不断加大在非洲的投资。“未来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在海外。”科达集团董事长边程认为,不少在国内深陷产能过剩、内卷的行业,一旦拥抱全球市场,就有机会由夕阳产业变朝阳产业。
去年底,美的第三家巴西工厂投入量产,“大跨度布局,能够有效分散供应链风险。”美的负责人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能保证美的集团的有效运营。
“走得越远,发现更多好客户的概率就会越高。”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周其仁说。
破“本土化”难题▶▷
融入世界,改变世界
对企业来说,出海只是开始,“登陆”才是关键。
博达集团副总裁吕谋笃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非洲曾经的“中企一条街”上,大批中国店铺相继做不下去,像潮水般退去,如今只剩下他所在的博达集团。“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融入当地,扎进‘泥土’里。”吕谋笃说。
关键是本土化,难题是本土化,突破也在本土化。
作为广东最早一批在越南设厂的企业,TCL越南工厂曾经历长达18个月亏损的困局。去年,在回顾当年首个海外工厂——越南工厂的“呛水”经历时,李东生认为,转折点在于企业高度重视本土化。
包括重视员工的本土化。在TCL越南工厂里有接近2000人,但中国外派员工仅不到20人,连财务都是越南本地人。“只有当地人才能管好当地人,他们也更擅长解决当地突发的很多问题。”TCL越南工厂负责人说。
还要重视产品的本土化。TCL研发人员在进入越南工厂后,专门针对越南当地有线电视覆盖不足、雨季暴雨天气多发的地区特点,推出了符合越南市场需求、信号接受能力更强、能防雷击的彩电产品。这样的策略也让TCL在被誉为日韩品牌“后花园”的东南亚突围而出。2023年,TCL彩电在越南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走在本土化前面的广东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在各地建工厂。他们视出海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无论大中小企业,在“上岸”后,都不约而同向价值链更高纬度走,奋力驱动“品牌出海”的巨轮。
在泰国的街头,不少人开始注意到,在众多的日资汽车中,出现了“BYD”的品牌。2021年,比亚迪开始疯狂海外设厂,其中,在泰国,仅用了短短两年多,其汽车销量就进入市场前列。
2024年1—12月,海信均价在500美元以上的中高端电视和冰箱销量均累计同比提升近50%;从越南试点到全球版面,TCL2024年欧洲全品类有较大幅增长,预计规模超过100亿元。
改变,或许才刚刚开始。
在越南已经设厂5年的猎鹰卫浴,在扩建新工厂的同时,今年定下的新目标是要开启企业的品牌转型年。
在柬埔寨已经拥有4个地板工厂的大自然家居创始人佘学彬,从去年至今一直在琢磨如何用好米兰家具展这类高端展会的势能来打造品牌。
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坐落着美的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按照计划,这个研发中心即将扩建四倍。“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进行全球突破,加速推开世界的门,去我们知道的地方生长。”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
广东制造“成团出海”的故事,未完待续。
南方日报记者 叶洁纯 蓝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