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数字记者、全球首位“数字宇航员”——“小诤”在技术分论坛中亮相。
在腾讯展台,观众在体验纵深视觉远程驾驶。
11月24日,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4场平行分论坛在广州举行,聚焦内容传播、责任使命与技术创新三个关键词。
如何为正能量内容找到“流量密码”?互联网平台该怎样履行好社会责任?技术革命如何重塑媒体生态?来自新闻媒体、互联网企业、视频网站以及专家学者等多个领域的嘉宾,围绕上述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为构建向上向善的网络生态和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建言献策。
当天,论坛还发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倡议》。
谈内容传播▶▷
为正能量内容找到“流量密码”
“流量如同一枚硬币,一面是网民对平台的信任;另一面是平台的责任和使命。”分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勇认为,与大流量相伴随的是时代的使命,是向善的选择,也是用户和社会的价值依归。因此,在助力正能量内容传播的过程中,首先要紧贴时代命题,为正能量引源头活水;其次要创新连接形态,助推正能量百花齐放;第三要增进价值依归,汇聚“善流”传播美好。
陈勇表示,媒体融合正在加速,全媒体的传播技术和内容创新精彩纷呈,一大批精品力作成为传播量过亿、甚至超10亿的爆款,为正能量传播注入澎湃动力。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辟了生活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导致谣言四起,而算法大数据也造成了“信息茧房”。
如何把网络建设得更好?张维为总结了三点:国际眼光、原创研究、一流产品。“向受众提供有品质、有温度、有思想,经得起国际比较的产品,不负人民的期待。”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在演讲中则提到,要为正能量内容找到“流量密码”。
他指出,用户是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思维原点。互联网环境下,媒体发展不仅是变换赛道,更需要转换思维。“媒体的新与旧,差别不在于形式,关键是与用户的关系。无论技术如何变,产品和传播方式都要围着用户转,真正与用户形成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价值判断的共同体。”
哔哩哔哩(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也发表了关于正能量内容传播的看法。他介绍,B站目前月活用户数已有2.7亿,其中86%的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我们平台上的视频创作者也大部分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年轻、有才华、有创意更具备正能量。”陈睿表示,主旋律正能量的内容,应当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语来进行传播。
谈责任使命▶▷
互联网平台要履行好社会责任
“作为网络新闻信息的主要传播者,社交媒体平台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网络媒体的引领作用,弘扬正能量,履行好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新浪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在演讲中表示,要践行社交媒体平台责任,传播网络空间正向之音。
他以微博为例指出,社交媒体正逐渐成为网络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助推网络媒体内容成为大流量,要让主旋律“跨界”,正能量“破圈”,把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变成最大的“增量”。
百度副总裁、总编辑张东晨认为,媒体智能化解决方案是优质内容的加速器。在他看来,互联网平台作为内容的传播载体,应该用价值观引领技术,让算法成为用户获取优质信息服务的工具,让大流量为正能量服务。
他指出,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但目前很多APP之间存在壁垒。百度愿意主动开放内容生态,也期待整个行业与监管部门协同行动,让主旋律在各个平台形成大合唱,共同打造网络正能量传播合力。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形成了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互联网平台治理成为新课题。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认为,互联网超级平台成为网络内容建设最重要的阵地之一,也更加深度地参与了国家的治理。比如,在疫情防控中,平台的数据分享都有所体现。
在他看来,互联网平台的治理主要是为了完成三个目标:底层是数据安全;中层是开放多元,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普惠价值;最终是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中国的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正。
此外,青年歌手、演员张艺兴也谈到了责任。他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如何用好“麦克风”很重要。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做有时代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让正能量在网络中澎湃。
谈技术创新▶▷
5G、AI等技术重塑媒体生态
“这里是新华社火星分社……”在一段宣传片中,新华社数字记者、全球首位“数字宇航员”——“小诤”在大屏幕中亮相。
当天,技术分论坛以及超高清公共服务网络传播研讨会举行,聚焦新技术。
据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姗娜介绍,“小诤”是实验室正在推进的“元宇宙”原型项目,也是聚焦新闻应用场景大胆创新的成果。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对虚假信息进行技术性拦截很有必要。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介绍,人民网旗下人工智能公司利用系统跨平台搜索,把文字、图片、视频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通,用于媒体内容风险控制。
此外,5G也在重塑媒体生态。借助华为云的Spark-RTC的音视频实时服务,能做到全球覆盖且实现时延在200毫秒以内。现场的一段视频显示,华为邀请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一起展开一场“云上合奏”,视听效果与在现场几乎无异。“低时延的网络,将是媒体承载的基础”,华为云首席战略官黄瑾表示,这意味着,与远在天边的人也可以无缝交流。
在未来,网络视频不仅快速,而且清晰度更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姜文波介绍,总台围绕超高清制作、播出、传输、呈现技术全链路,积极推进超高清电视业务形态和服务模式创新。
随着5G应用加速落地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超高清视频产业已迎来发展的关键阶段。
广东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明指出,5G带来了流量的爆发性增长,催生了大流量“5G+融媒体”体验。截至目前,广东移动5G客户超4400万、宽带客户超2000万、电视客户超1400万。“未来,超高清视频将走进千家万户。”魏明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彭 琳 郜小平 许 隽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见习记者 罗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