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精品 > 专题推荐 2020 > 2020全国两会 > 两会头条

足不出户在家就诊!粤西“数字孪生医共体”有来头

2024-05-22 14:08 来源:南方网

  28家医院接入,642名临床医生入驻,市民足不出户,在线上就能完成问诊、开单、续方、缴费、药品送到家……5月21日上午,“落地‘百千万工程’,数字孪生医共体建设”启动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粤西医院”)召开,数字孪生医共体-i信医项目正式启动。

  广东省信宜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医疗要在医共体建设中落地结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破信息孤岛,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诊疗实现信息互通互享,横向与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融合,保证患者诊疗信息的连续性。“i信医”的启用,搭建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整合和共享医疗资源和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库、健康数据中心的管理,构建起全县域内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档案,全面提升基层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信宜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指出,“i信医”的建设与启用依托中山六院的资源与平台优势,围绕为广大群众提供连续性、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展开,可实现医共体内由县市级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间数据的互联共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找名医看病更难”问题。她希望粤西医院继续牵好头,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积极参与到“i信医”的建设和使用中来,加快智慧医共体建设,逐步实现县域内连续性医疗服务,更好地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满足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医近”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i信医”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线上问诊、远程诊断、双向转诊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从诊前到诊后,为县域居民提供集预防、诊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为一体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高效便捷的全方位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粤西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六院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以及医院文化与粤西医院融合,全方位推动两院一体化建设,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粤西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排名从第926名跃升为第446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从B到B++。

  据了解,“i信医”平台自5月1日上线试行以来,已成功连接全市28个医共体医疗机构,包括多家医院和卫生院。现已有642名医生入驻了平台,开展免费线上义诊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

  目前,“i信医”可为信宜市县域内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复诊、线上检查检验开单、开具电子住院证、慢病处方开具及续方、患者线下窗口取药或者药品快递上门、专科护理预约、上门居家护理等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患者可以真正体验到足不出户就能和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专业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从而打破各医院间协作的物理空间限制,延伸医疗服务半径,提供互联网+健康管理闭环式服务,解决广大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复诊和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问题,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节约医疗成本,开创信宜市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的新模式。

  “i信医”平台还为信宜市全县域医共体的医生提供了患者双向转诊的便捷通道,未来粤西医院的医生将可以通过“i信医”平台将患者转诊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县域能诊治的患者也能及时地向下转诊,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专业和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县域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加强了基层医院与大型医疗机构的合作与联动。

  据悉,数字孪生医共体-i信医项目嫁接平移中山六院“i六院”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服务平台,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发,是粤西医院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探索大学支持下的县域医疗中心建设“信宜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

  通讯员 简文杨 王炜昌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校对:梁洁萍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