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主任王磊教授,捧回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外人很难想象,这个近年来频频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外科医生,一年前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切掉了脾脏、80%的胰腺和部分胃,只能靠输液来维持营养,领奖前一天还接受过吸氧抢救。
笼罩在“癌中之王”的阴影中,王磊并没有被命运“扼住咽喉”。一年多来,他仍坚持出门诊、做科研,参加每周的课题讨论。刚结束化疗,他就走上肿瘤领域全球最高规格的ASCO(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大会主讲台,作了消化道肿瘤领域唯一一项来自中国医生的报告。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把国家和单位大家庭放在最前面。”王磊说,患癌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他只能选择活好每一天,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再作一些贡献。
将“冷门”研究做到世界闻名
在大肠癌研究领域,王磊一直是“冷门”的科学家。他关注放疗带给患者的放射性损伤,这个难出成果、别人不重视不愿做的领域,他一做就是10年。
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一般参照美国NCCN指南,术前先同步放化疗再手术切除。但放疗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临近器官也会产生过度损伤,引起放射性肠炎。2010年开始,王磊和他的恩师汪建平教授团队与全国15家医院联合,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验证一种全新的、不需放疗的“全量化疗”方案,为直肠癌治疗打开了新篇章。2017版的NCCN指南便引用了该团队的研究结果。
最让王磊骄傲的是,他还创立了一个独有术式——直肠癌近侧扩大切除,这一成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王磊说,自己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这背后是他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敬畏。20年来,他如履薄冰,每台手术之前都仔细规划要点,术后及时总结哪里不够完美。
“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怎样减轻患者术后几十年的痛苦?”王磊为此花了大量心血,他取得的科研成果很多都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他说:“与患者相关的成果更有生命力。”
如常工作让他感到生命丰盈
去年3月中旬,在医院组织的体检中,王磊的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胰腺癌晚期,已经转移到肝部!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作为肿瘤学专家,王磊很清楚自己遭遇了什么。当天回到家里,王磊躺在床上,握着妻子的手,望着天花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才49岁,难道病魔就要把他的未来夺走?
癌症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想“博”一把。他主动参与到自己手术方案的探讨中,最终确定了比较“激进”的手术方案。
2018年4月1日,他接受手术切掉了脾脏、80%的胰腺、一部分胃以及肠道附近的大部分神经。“做手术时,我已经做好了醒不过来的准备。”王磊说。
术后紧接着化疗,他的头发几乎掉光。然而,化疗结束不久的6月5日,他就登上ASCO大会的讲台。做报告前,他在床上整整躺了10个小时积攒力量。
由于不能正常进食,他80%的营养都靠输液来维持,原本高大健壮的身体变得瘦削。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一年间,门诊、学术会议、讲课一直没有间断;每周三的课题讨论会,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不会缺席;在一些手术的关键时刻,他上台亲自操作。
“我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得这个病,但没得选,我只能选择活好每一天。”王磊说,自己已经习惯性地去工作,如常地工作让他感受到生命依旧丰盈。
“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把国家和大家庭放在最前面。”王磊说,现在自己就是力所能及地工作,看看还能为国家再作些什么贡献。
“他为时代做了应做的事”
王磊的父亲是一名普外科医生。“父亲帮助病人解决痛苦很有成就感”。怀着治病救人的初心,他同样报考了临床医学系。虽然被调剂到口腔医学专业,但做一名外科医生的梦想从未熄灭。
1995年,他从家乡河南来到广州,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普外科,1996年考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为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汪建平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工作,2000年又读了在职博士。2001年9月,在医院的支持下,他前往美国,从零开始涉足分子医学领域,进行了3年半的博士后研究。
回国后,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常常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2007年,当时的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担任中山六院首任院长。王磊跟着老师来到这里,开始了创业之路。他第一个提出要建设胃肠肿瘤的生物样本库,为科研和临床治疗打下基础。
短短10多年,医院茁壮成长,胃肠肛门专科是目前国内最有“话事权”的专科之一,牵头制定了包括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痔瘘裂、疝气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规范和指南。胃肠肛门外科有了10个病区,床位从最早的40多张增加到700多张。
如今,面对身患重病的丈夫,妻子更多的是理解支持:“他只不过是在这个时代做了他应该做的事”。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