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理响广东|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4-04-30 09:58 来源:南方网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之“地”,既有“地域”之谓,也有“领域”之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质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新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实践指向。

  新质生产力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进步,而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革。与此同时,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构成要素,不仅决定于生产力,而且反作用于生产力,文化与生产力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态和局面。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势必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当前,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是重要支点。这就要求文化领域也要由新质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协同发展文化先进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推动文化领域内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升级,研用“新技术”、注入“新动能”、开辟“新领域”、培育“新人才”、打造“新模式”,为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

  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必然推动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生产方式变革以及文化产业结构的重塑,而文化高质量发展则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两者通过共同的价值凝聚、创新驱动以及理念锻造,推动经济社会朝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可以说,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优化、产业形态的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的先进生产力跃升。新质生产力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联动、贯通,共同构筑一个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新型文化业态。

  新质生产力对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创新、引领、推动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带来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革新,而且推动文化产品迭代更新,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譬如,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文化创作者可以创作出更加多元多样、丰富多彩的精品力作;新质生产力改变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为文化产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使文化产品能够快速便捷高效地传播出去,增强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发展,激发文化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质生产力实现文化消费的个性化与定制化,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解构等技术手段,可以精准匹配受众文化需求,提供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等等。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新征程上,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关键、本质、构成要素等核心要求贯穿于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注重质量、追求先进、拥抱绿色的文化氛围,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文化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新时代文化产业是基于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业新业态,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推动3D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发展和运用,促进数字版权、数字艺术品交易等领域的引领性文化产品产出,为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广和营销等各个环节注入新的科技创新活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和领域展开跨界协调与融合,与科技公司、设计单位、教育机构等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和研发活动,实现创新资源和优质思维的取长互补,激发文化产业的内在潜能,推动高质量文化创新成果的涌现。利用互联网和在线平台,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扩展艺术作品、手工艺品、音乐、电影等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展示和销售渠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文化消费体验,增强科技赋能文化效度。

  以新质生产力提升文化服务品质。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文化为民是准确理解文化发展为了谁、文化发展依靠谁的根本落脚点,只有优质的文化服务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利用云直播、云娱乐、云演艺、云展览等可视化新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元素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文化项目,为受众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活动和景观,增强文化参与感和体验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从需求侧改革着眼,增强文化普惠性、公益性导向,动态分析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精准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组织多样化的线上文化活动,分享文化知识、展示艺术作品,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供给。

  以新质生产力加快文化数字转型。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的生产力质态。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推进文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为文化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新赛道。把数字技术引入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与数字文化产业化。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推动前沿科技在历史文化资源保存、保护、展示和创新的各个环节中深度参与,让受众便捷接触和欣赏文物、文献、艺术作品等,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更好保护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新质生产力与传统文物保护工艺的融合路径,利用先进技术辅助文物修复,提高文物修复保护效率和质量,让优秀传统文物保护工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重现传统文化活动和文明仪式,注重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促进数字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助力文化人才培育。新质生产力“最活跃因素是人”,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会创新、懂新质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根据文化工作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培养和专业训练。与时俱进开发文化教育新内容新应用,普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运用,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和提升文化教育的体验与效果。建立健全在线学习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提供更便捷的学习渠道、更全面优质的文化课程和资源,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水平。健全跨学科交叉培养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产业与高等院校之间合作,通过科技与艺术、人文与工程等深度融合,强化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焕“新”提“质”,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

  (作者郑超华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黄雅容系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张学友系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于艳彬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