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乐章

超万件民生实事“由民做主”,逾万座代表联络站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

2021-11-24 07:16 来源:南方日报 姚瑶 骆骁骅

  最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2018—2020年现代农业园建设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报告,披露资金支出率为86.6%、项目完成率达84.9%,并对优化资金投向、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提出工作建议。

  这是广东人大连续第8年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绩效开展第三方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真督实查背后,折射出广东人大立足省情实际、着眼群众关切,创造性开展各项履职工作的坚定与韧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4年来,广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紧跟省委“1+1+9”工作部署,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法规、决定76件,批准有立法权的市、自治县法规、条例167件;制定经济特区法规376件,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省开展监督114项,市县开展监督13000多项,听民意惠民生、解矛盾追实效,以丰富生动的履职实践浓缩成一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东样本。

  服务大局▶▷

  以最快速度作出防疫决定

  今年9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有关管理体制的决定正式施行,为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和运行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法理依据。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聚焦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广东人大主动作为,将之纳入工作计划优先保障、强力推进。

  力促国家战略落地见效,人大用精准履职保驾护航。全力支持“双区”建设和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检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实施情况,围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政府债券使用情况、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大湾区9市生态环保建设项目省级财政资金支出绩效情况报告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

  《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今年5月正式施行,与《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一起,成为全国前两部以仲裁机构为特定对象的地方人大立法,是支持经济特区用足用好立法权的最新例证。

  助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广东人大出实招见真章。在全国率先建立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地方债报告制度,连续4年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出台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等,打造全口径、全过程预算监督体系,管好“账本”,看好“家底”。不久前,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完成升级改造,今年将实现与9部门联网,更大范围为人民看好“钱袋子”。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开展专题询问,连续2年监督民营企业司法保障,发出惠企强音。

  聚焦提升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省人大常委会着眼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制定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发展条例,并听取专项报告、开展专题调研,从根本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制定修改社会信用、文明行为促进、爱国卫生等法规,连续3年监督禁毒工作,力促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打好三大攻坚战,各级人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执着久久为功持久推进。省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监督脱贫攻坚,连续8年监督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法规,四级人大联动打出监督河流污染整治“组合拳”,呵护南粤碧水青山。疫情袭来,省人大常委会以最快速度作出疫情防控有关决定,率先汇编解读涉疫法律法规,最早修订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全省各级人大代表11万多人投身战“疫”,显担当、作表率。

  倾听民声▶▷

  人大代表选出超万件民生实事

  11月22日,在东莞市镇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中,新选民、东莞中学学生李嘉洋郑重投下了自己的一票。“这是我年满18岁后第一次行使选举权,心情很激动,我要把票投给信得过的候选人。”

  在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全省近1亿选民直接选出12万多县乡人大代表,为广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最生动、最直接的注解。

  近年来,广东各级人大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如今在广东市县镇,每年要办哪些民生实事,由人大代表说了算已渐成常态。经过不断探索,全省16个市、117个县、983个乡镇已铺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累计票决出1万多件群众“急难愁盼”事,实现“为民作主”转为“由民作主”。

  日益丰富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不断拓宽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效传递人民的声音。

  2020年7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广东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年多来,已完成35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征集,上报387条意见建议,48条获得采纳,接地气的民意“直通车”,让立法成了百姓“身边事”。

  一头直通国家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省、市人大分别设立21个、441个立法联系点,让“街谈巷议”直接成为立法“源头活水”,有效提高立法质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有事找代表”已经成为广东群众的习惯。目前全省已建成12209个代表联络站,在家门口、在车间里、在渔船上,层层织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网格,年均接待群众11万多人次,推动解决问题3.2万多个。

  为民办实事,既有贯穿全年的“细水长流”,也有毕其功于一役的集中攻坚。连续4年来,广东聚集全国、省、市、县、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集中主题活动,累计收集意见7万多件,60%以上的问题活动当月就能解决。

  固本强基▶▷

  连续五年推进县乡人大建设

  “村(居)综合工作考评交给镇人大来主导,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更有信服力。”在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近年来一项新的考评机制获得干部群众“点赞”,不仅有效打通人大监督“最后一公里”,还大大提升了考评的公信力。

  这是近年来广东在推进县乡人大工作中涌现的创新案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广东一些县乡人大普遍存在机构设置不全、人员经费保障不足、工作开展不规范等问题。

  剑指短板弱项,从2017年出台“县乡人大工作十条”,到2018年连续三年开展“县乡人大工作年”活动,再到今年3月接力实施“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计划,广东坚持问题导向、持久发力、层层推进,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就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召开10次全省性专题会议,制发相关法规和文件12件,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打了一场常治长效的持久战。

  制定实施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条例,连续4年支持欠发达地区乡镇人大经费近12亿元,建章立制叠加“真金白银”,推动广东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省112个县级人大全面完善专委会、工委会设置,1127个乡镇全部单独设立人大办和专职工作人员,63%的乡镇人大配备专职副主席,484个人大街道工委均配备主任和工作人员,全省7100多名人大工作者奋战基层一线。

  一次“强筋健骨”之后,基层人大如何真正善作善为、激发活力?广东加强对县乡人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连续3年开展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确定187个县乡人大工作示范点,推动基层人大积极行权履职。

  软硬环境共同打造,让广东基层政权规范化运作实现历史性飞跃。如今,乡镇人大每年召开两次人代会,闭会期间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活动;90%以上的县乡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县级人大普遍建立审计整改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90%县乡人大开展工作评议,90%以上乡镇人大每年听取讨论专项报告、开展执法检查,迎来履职尽责的崭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骆骁骅

  通讯员 任宣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